回澜阁(回澜阁简介)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旧相册——青岛老十景之一飞阁回澜

1936年,当时的青岛市政府曾对青岛的旅游景点组织过评选, 从而产生了影响至今的青岛十景,即:飞阁回澜、穹台窥象、汇滨垂钓、琴屿飘灯、丹邱春赏、湛山清梵、东园花海、燕岛秋潮、会崎松月和登瀛梨雪。青岛十景,成为当时游旅观光的导向,至今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回澜阁(回澜阁简介)

      位居“青岛十景”之首的“飞阁回澜”,即青岛栈桥,亦称前海栈桥,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对于青岛可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它伴随着青岛的建置和胶澳海防的设立而诞生,也是德、日侵占青岛的见证,它经历了青岛129年的历史发展,一直以来不仅为人们所熟知,更被人们视作青岛的象征。与栈桥同于1892年开建的总兵衙门在1959年5月已被拆除,栈桥因而成为青岛百余年历史中最有价值的历史遗存。

      飞阁回澜,位于青岛市南部的青岛湾海滨,自繁华的中山路南端的海岸处伸入海中,隔水与小青岛相望,素有“长虹远引”之美誉。青岛栈桥,始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是年,清政府为加强胶澳海上防务,将登州(今蓬莱)总兵衙门移置青岛口,并调四营官兵驻扎。登州总兵衙门移置青岛,即为现代青岛的建置之始。总兵章高元为保障军事物资的运输,建起一座长200米,宽10米的专用军事码头,1893年竣工,成为当时青岛惟一的一条海上“军火供给线”,此即青岛栈桥之始。

      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栈桥所在的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了青岛,清政府被迫与德国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其后,德国人为满足青岛早期建设所需的大量货物的运输需求,于1901年5月,将桥身加长到35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德战争爆发,1914年8月27日,日本第二舰队从陆路和水路进攻青岛。占领青岛后,日军效仿德军在栈桥上举行了阅兵仪式,以此证明其对青岛享有“充分**”。

   

      1930年,当时的青岛市长沈鸿烈决定由政府出资对青岛栈桥进行全面改造。1931年9月开工,1933年4月竣工,栈桥桥身加长到440米,桥面高度提高了0.5米,并将原桥的钢木结构部分改建为钢筋混凝土,34排桩通透结构,桥面铺以水泥,桥南端增建了半园形防波堤,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传统风格的双层飞檐八角亭阁“回澜阁”。阁顶覆以黄色琉璃瓦,四周有24根圆形亭柱。阁内为二层圆球形厅堂,中央有34级螺旋式阶梯,可回旋登上二楼。同时在栈桥北端沿海新建了栈桥公园。栈桥遂成为青岛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和著名风景游览点。

      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1938年1月10日,大批日军从沙子口登陆再次占领青岛,次日一拨日军又开始从栈桥登陆,从此,栈桥成为日军的军用码头。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国民政府接收青岛后,栈桥又成为美国海军舰船的靠泊地。

      青岛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经1985年、1998年、2014年等数次大规模全面整修、重建,现在栈桥的桥身长达401.45米,其中引桥长236.1米,孔桥149.7米,回澜阁处三角形桥头长15.65米,回澜阁占地151平方米,总建筑面340平方米,登楼远眺,前海景色尽收眼底。

      栈桥的西边是第六海水浴场,沙质细软,风浪不大,虽然沙滩面积不大,但却是适合人们带孩子在此玩耍戏水。由于毗邻青岛火车站,外地未见过大海的游客一下火车也会直接来到这儿与大海亲近。尤其到了夏天,不仅海水浴场中游人如织,在栈桥上进行跳水表演的游泳爱好者也会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夏日夜晚的第六海水浴场。

      第六海水浴场的了望塔

      栈桥与其东南的小青岛遥遥相对,两者同处青岛湾中。每到晚上,小青岛上的灯塔和栈桥回澜阁的灯光与浴场的波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如痴如醉的夜景。

      1933年,青岛出刊的旅游手册《青岛指南》其中有一首诗写道:“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晚泊栈桥西,乘凉每至黄昏后,人倚栏杆水拍堤”。三十年代的作家聂克写过一首《鹧鸪天·栈桥夜坐》:“暑尽桥游人散后,波平海爱夜深时。凝神细听蛟龙语,举目遥看灯火稀”。描写的都是当时青岛栈桥的景色。

      大海的潮涨潮落同样给长虹卧波的栈桥增添了不少的魅力。涨潮时,若赶上风力强劲,一波波浪涛前推后拥,如万马奔腾般冲击着桥堤,惊涛拍过,卷起千堆雪,轰然作响,蔚为壮观。若逢农历初一十五,大潮会退至百米之外,栈桥的桥身大部分都**了出来,赭色的岩礁和金色的沙滩也露出了水面,正是走进海滩赶海拾贝的好时机。青岛栈桥一带海滨盛产一种薄皮的小蛤蜊,个儿不大,但味道却十分鲜美,还有海蛎子和小螃蟹。每次和小伙伴去栈桥赶海,都是收获颇丰。

      每到秋深,大批海鸥便会从西伯利亚等地飞临青岛,直至来年四月才陆续返回,这为冬春的青岛栈桥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时的栈桥海滨,人头攒动,群鸥共舞。人们聚集在这里喂食海鸥,观赏海鸥,拍摄海鸥,此情此景,与蔚蓝的天空,美丽的栈桥构成一幅和谐自然的画卷。

      在青岛越冬的海鸥的种群现在已达17个,数量也增加到了10万多只。其中,红嘴鸥、银鸥和黑尾鸥是最主要、数量最多的三种。每年的12月份是岛城海鸥数量最多的时节。

      与栈桥呈直角状的太平路,是一条美丽的海滨景观道。太平路,全长1919米,东起莱阳路,西接朝城路,修建时间与青岛栈桥几乎同时,当年是总兵衙门沿着海边修的一条通往黑澜兵营的驿道(起于现今的人民会堂,止于朝城路2号的青岛铁路分局),德占青岛后将其扩建成滨海马路。

      太平路上自西向东坐落着位于郯城路口的德资礼和洋行、今太平路29—33号的中央旅馆和亨利王子饭店、位于太平路与青岛路口的德华银行、位于太平路、江苏路口的德国山东路矿公司。两家旅馆中的中央旅馆,解放后作为《青岛日报》办公场所;亨利王子饭店,抗日战争后,曾作为**青岛市参议会办公的地方。解放后曾一度为市政协的办公场所;亨利王子饭店的西餐馆,曾作为日本总领事馆的一部分,抗战胜利后为美国兵队驻地,现为栈桥宾馆。太平路上,除了天后宫、总兵衙门(一度也是德国总督的办公地),大多都是德式建筑。日本建筑有位于中山路口、造型状似军舰的海军**部,抗战胜利以后为美国海军**部,美国驻青岛领事馆一度也在楼内。解放后曾作为中共青岛市委的办公楼,现在成了一片绿地。

      而位于太平路19号的天后宫其历史却比青岛建置的时间早多了。天后宫,初称天妃宫,始建于明代成化三年(1467年),距今已有554年的历史,清康熙年间,天妃晋封为天后,故改称天后宫。德占领青岛后,将天后宫周边的房舍拆除一空,但德当局怕惹犯众怒,最终没有拆成。天后宫现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为二进庭院,后殿基本上是原貌,两株银杏是明代遗物,院内有两座清同治间碑,成为记载青岛历史的珍贵文物。

      青岛栈桥入口西侧的“栈桥公园”。

      公园西南侧,曾经的海水提水站。

      雕塑“海风”

青岛栈桥西侧的西陵峡路上,自东向西依次坐落着海上皇宫和青岛海关大楼。海上皇宫,是一座由几个四分之一的圆体组成的半球状建筑,地下一层,地上5层,由108根桩柱支撑于海面上,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曾经是一座集游览、娱乐、演出、餐饮于一体的五星级饭店。

      不过海上皇宫早已风光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青岛故宫文创馆。故宫文创馆,是以《清明上河图》为主题的大型文化与体验空间。古色古香的大厅,每一扇门,每一个牌匾,每一个屏风,都出自故宫博物院现有的样式,让你在青岛就可以体验到故宫的氛围。一楼的文创区汇集了来自故宫的众多书籍、茶具以及各式各样的故宫特色文创。还有可以欣赏海景的“海错咖啡厅”和可以满足食欲的“宫廷鸭匠”餐厅。

青岛海关,是山东口岸进出境监督的总管理机关,下辖济南、淄博、潍坊、烟台、威海等十多个海关,是**北方的三大海关之一,始建于1992年10月,共26层,地上24层,地下2层,139.9米高。

寨桥回澜阁沈鸿烈哪首诗

《回澜阁》。诗句:渔舟夜泊栈桥西,人倚栏杆水拍堤。纳凉采风夕阳下,观海听涛回澜阁。“回澜阁”匾额上的3个字最初是由原青岛市市长沈鸿烈题写的,沈鸿烈观赏完海边的风景之后,就有感而发,便脱口而出这首诗。随行人员纷纷叫好,于是就起名为“回澜阁”了。回澜阁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海滨,与对面小青岛隔水相望,北端与中山路成一直线相连。被视为青岛的重要标志。

青岛旅游景点的英文名

如下:

Zhanqiao Pier 栈桥

Little Qingdao Isle 小青岛

Xiaoyushan Park 小鱼山公园

May 4th Square 五四广场

Music Square 音乐广场

Seashore Sidewalk 滨海步行道

Catholic Church 天主教堂

Naval Museum 海军博物馆

National Shilaoren Tourist Resort石老人国家旅游度假区

Laoshan Scenic Area 崂山风景名胜区

Zhongshan Park 中山公园

Qingdao Zoo 青岛动物园

Zhanshan Temple 湛山寺

No.1 Bathing Beach 第一海水浴场

Huiquan Square 汇泉广场

Huilan Pavilion 回澜阁

Donghai Sculpture Road 东海路雕塑街

Qingdao Municipal Museum 青岛市博物馆

Former Residence of Kang Youwei 康有为故居

简介

栈桥及回澜阁,即青岛栈桥,俗称前海栈桥、南海栈桥、大码头,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12号,地处青岛湾北侧,与小青岛隔水相望,始建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素有“长虹远引”之誉,是青岛市近代第一座人工码头、最具代表性和知名度的城市地标之一。

栈桥及回澜阁全长440米,宽10米,桥两边有铁链护栏和莲花路灯,尽头建有半圆形三角防波堤,呈“个”状,最南端处筑有双层双檐琉璃瓦覆顶的两层八角亭名为回澜阁,总建筑面积354.12平方米。

本文来自“宁七月”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36160.html

上一篇 2023-04-08 20:09:09
下一篇 2023-04-08 21:05:06

相关推荐

  • 回澜阁(回澜阁简介)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旧相册——青岛老十景之一飞阁回澜1936年,当时的青岛市政府曾对青岛的旅游景点组织过评选, 从而产生了影响

    2023-04-08 21:08:09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