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赣县是哪个省哪个市
赣县和茅台镇是江西省。
赣县区,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中部,赣江上游,东邻都县、安远县,南接新丰县,西接章贡区、南康区,北接吉安市兴国县、万安县,与章贡区、南康区、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榕江新区共同构成赣州市中心城区。
赣县总面积2993.09平方公里,占赣州市的7.6%,占江西省的1.8%。辖12个镇、7个乡,另有一个开发区,户籍人口65.88万。
历史的发展
东周以前,属古扬州。
春秋时期,地处吴楚交界地带。战国时期,前期是越楚边境地区,后期是楚国。
秦属九江郡。
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建县。因《山海经》记载“赣南有巨人”而得名赣县。它属于张羽县,县辖弋江溪。辛莽,调到九江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九江县改名为张羽县。兴二年(195),孙策将张羽分为庐陵县和赣县。
三国时,孙吴嘉禾五年(236年),庐陵县在庐陵南部被划为一姓,赣县属之。同年,甘县设平阳县。
太康三年(282),南姓改南康郡,属赣县。太康(289)末,郡治葛故城(今赣州章贡区水东一带)。永和五年(349),郡县府迁移至章贡二水(今赣州市)。
赣县属于哪个城市?
赣县位于江西省南部,环抱赣州市区,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全县国土面积2993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是千里赣江第一县和“**板鸭之乡”.赣县是客家人最早的集散地和发祥地之一,95%以上为客家人,境内名胜古迹众多,...
请教江西省赣州市赣县的历史沿革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县,因《山海经》所记“南方有赣巨人”而得名。
另有一说,因二水于赣州合流成赣江,以此得名。
西汉属豫章郡,县治溢浆溪。
莽新隶九江郡。
东汉复为豫章郡。
兴平二年(195)孙策分豫章郡置庐陵郡,赣县属之。
三国吴嘉和五年(236)分庐陵郡置南部都尉,赣县属之。
同年析赣县地置平阳县(太康元年改名平固县)。
西晋太康三年(282)改南部都尉为南康郡,赣县隶南康郡。
太康十年(289)县治徙葛姥故城(今章贡区水东一带)。
东晋永和五年(349),郡、县治徙章贡二水之间(今赣州市区)。
刘宋改郡为国,赣县属南康国。
齐复南康郡,梁、陈因之。
陈时,赣县与南康县互易其名。
大业元年(605)互复原名。
开皇九年(589),改南康郡为虔州。
同年平固县归并赣县。
至隋、唐,赣县均属虔州。
五代杨吴属百胜军。
南唐改昭信军。
宋开宝八年(975)复称州,赣县仍属虔州。
太平兴国七年(982)析赣县7个乡(原平固县地)置兴国县。
绍兴二十三年(1153)取章贡二水合流之义改虔州为赣州,赣县属之。
元属赣州路。
明、清属赣州府。
民国先后属直隶省或属赣南道、第十一行政区、赣南专区及第九、第四行政区。
1949年8月14日赣县解放,析赣州镇置赣州市,赣县先后属赣南行政区、赣州专区、赣州地区、赣州市。
1969年7月县治由赣州市迁至梅林现址。
1987年4月5日,湖江乡分为湖江乡、古田乡、湖新乡三个乡(赣府厅字[1987]165号批复)。
1988年9月12日,撤销江口乡、王母渡乡、沙地乡、田村乡,设立江口镇、王母渡镇、沙地镇、田村镇(赣民函[1988]101号批复)。
1990年10月16日,设立攸镇乡(赣民字[1990]137号批复)。
1993年11月17日,撤销南塘乡,设立南塘镇(赣民字[1993]167号批复)。
1995年9月29日,撤销吉埠乡,设立吉埠镇(赣民字[1995]185号批复)。
1996年3月19日,撤销茅店乡,设立茅店镇(赣民字[1996]53号批复)。
全县辖8个镇、16个乡:梅林镇、田村镇、沙地镇、南塘镇、吉埠镇、江口镇、王母渡镇、茅店镇、韩坊乡、小坪乡、阳埠乡、大埠乡、长洛乡、大田乡、储潭乡、石芫乡、白石乡、三溪乡、五云乡、湖江乡、湖新乡、攸镇乡、古田乡、白鹭乡。
共有315个行政村。
2000年5月8日,撤销五云乡,设立五云镇(赣民字[2000]104号批复)。
至此全县辖9个镇、15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92065人;其中: 梅林镇 48630 王母渡镇 36880 沙地镇 25419 江口镇 32912 田村镇 32564 南塘镇 37863 茅店镇 23387 吉埠镇 27848 五云镇 19581 阳埠乡 19643 韩坊乡 28845 大埠乡 16570 小坪乡 6339 长洛乡 10377 大田乡 12686 古田乡 8902 湖新乡 8947 湖江乡 18282 储潭乡 16560 石芫乡 13735 三溪乡 11997 白石乡 11228 白鹭乡 13570 攸镇乡 9300(人) 2001年9月6日,撤销小坪乡,划归韩坊乡(赣民字[2001] 569号批复)。
2001年9月6日,撤销古田乡、湖新乡,划归湖江乡;撤销白石乡,划归田村镇;撤销攸镇乡,划归沙地镇(赣民字[2001]438号批复)。
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55.7万人。
2004年底,全县辖9镇10乡。
梅林镇 2004年辖:城东居委会、城西居委会、城北居委会、章贡村、梅林村、红金村、双龙村、桃源村、上庙村。
王母渡镇 辖:王母渡居委会、立濑村、枧溪村、朱坑村、胜利村、浓口村、横溪村、寨下村、上排村、下排村、潭埠村、下邦村、龙潭村、桃江村、大陂村、和坊村、歧岭村、枫树村、新兴村。
沙地镇 辖:沙地居委会、湖溪村、中庄村、螺田村、马口村、银村、水边村、坳下村、高峰村、沙地村、洋村、坳上村、石鼓村、蟠岩村、五龙村、攸镇村、利群村、里堡村、芳村、锡溪村、岗上村、西山村。
江口镇 辖:江口街居委会、江口街村、六十里店村、优新村、优良村、山田村、河埠村、河坑村、安平村、旱塘村、东风村、小均村、蕉林村、苎洲村、安坑村、龙舌村、墩上村、三团村。
田村镇 辖:田村居委会、夏都村、联群村、建新村、红卫村、斜坑村、村岭村、上齐村、中齐村、社大村、兰芬村、月坪村、根山村、坪坑村、龙下村、东山村、莲塘村、芳溪村、杨梅村、坪内村、湖塘村、庙前村、五陂村、富竹村、白石村、下白石村、西坑村、里目村、下横村、田面村、地头村、塘基村、上坪村。
南塘镇 辖:南塘街居委会、清溪村、劳田村、黄屋村、小溪村、岭脑村、南塘村、白溪村、都口村、大都村、道潭村、石院村、枫江村、维源村、石圳村、鹅坊村、田南村、黎源村、船埠村、澄藉村、官田村、桥溪村。
茅店镇 辖:茅店街居委会、茅店村、洋塘村、上坝村、黄龙村、东田村、万嵩村、坝高村、竹芫村、杨洞村、大龙村、太阳坪村、义源村。
吉埠镇 辖:吉埠居委会、樟溪村、宝林村、石含村、建节村、若内村、合龙村、瑶村、大溪村、吉埠村、水南村、社建村、枧田村、上堡村、白枧村。
五云镇 辖:社区、五云村、赣江村、日红村、千丈村、新阳村、南田村、大岭村、下丹村、上丹村、夏潭村、左坑村、蓬村。
韩坊乡 辖:韩坊街居委会、红星村、长演村、松柏村、遇龙村、韩坊村、大营村、水口村、迳里村、梅街村、塘坑村、长中村、樟坑村、小坌村、大屋村、南坑村、小坪村、下岭村、上岭村、大坪村、黄屋村。
阳埠乡 辖:阳埠村、杨源村、下杨村、密石村、黄沙村、木栅村、坳头村、大龙村、新联村、梅村、马埠村、许屋村、坳背村。
大埠乡 辖:大埠村、大坑村、坪田村、下马石村、金田村、黄贯村、黄田村、三江村、下汶村、黄富村、长湖村、杨西村、高良村、杨雅村。
长洛乡 辖:长洛村、桂林村、中坑村、留田村、下含村、五里村、均源村。
大田乡 辖:大田村、高排村、夏湖村、大坳村、信江村、雁鹅村、中团村、杜屋村、云洲村。
湖江乡 辖:湖江居委会、街坪村、新塘村、新枫村、石坑村、庄前村、松树村、下站村、镇江村、湖江村、夏府村、洲坪村、道坑村、高坑村、中芫村、牛岭村、联育村、古田村、石伍村、尧口村、小良村、上站村、文芬村、新富村、中塘村、湖田村。
储潭乡 辖:储潭居委会、幸福村、田心村、储潭村、东坑村、高枧村、滩头村、白涧村、河田村、红河村。
石芫乡 辖:石芫村、广教寺村、金盘村、横溪村、沙洲村、广福村、山背村。
三溪乡 辖:三溪村、新星村、下浓村、寨九坳村、西溪村、古茂村、山头村、里龙村、土龙村。
白鹭乡 辖:白鹭村、桃溪村、上塘村、吉塘村、盈源村、林头村、官村、检坑村、龙头村、龙溪村、龙裕村、龙富村、里仁村。
赣县邮政编码
江西赣县邮政编码是341100。
赣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上游,环绕赣州市区,地处东经114°42′至115°22′,北纬25°26′至26°17′之间,享有“千里赣江第一县”,“**板鸭之乡”之称。赣县境内有白鹭客家民居群、汉朝契真寺、唐朝宝华寺、晋朝储君庙、清朝文昌阁、人民广场、客家文化城等人文景观,以及狮子岩、金鸡洞、燕子岩、大小湖州、道士庄丹霞地貌等自然景观。
赣县在东周前属古扬州。春秋时处于吴、楚边域。战国前期处于越、楚边域,后期为楚地。
赣县的地理环境:
赣县境域地形属丘陵山地。地势东南高,中、北部低,东部和南部重峦迭嶂,迂回起伏,其间夹有山间条带状谷地,海拔在500—1000米之间。坐落小坪乡的水鸡岽,海拔1185.2米,为全县之巅。中部和北部多为丘陵,大小河流纵横其间,切割成大大小小的丘陵盆地。湖江乡张屋村海拔仅82米,为境内最低点。
赣县境内河流密布,700多条大小河流纵横全境,平均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为0.77公里,水力资源丰富。年均径流量21亿立方米,水力蕴藏24.4万千瓦,已开发装机容量1.1万千瓦,水面资源丰富,面积达23万亩,其中河流16.4万亩,水库、库湾5万亩,山塘1.6万亩,已开发库塘水面2.6万亩,年水产品总量达8150吨。
全境地处中亚热带丘陵山区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并具有春早、夏长、秋短、冬迟的特点。年均气温19.3℃,年均日照1092小时,年均降雨量1076毫米,无霜期298天,四季常青。
以上内容参考赣县_百度百科
本文来自“可凡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3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