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随县和随州市是不是指同一个地方?
随县和随州市不是指同一个地方,随县是随州市下辖的县。
随县,隶属湖北省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地处桐柏山南麓、大别山西端、大洪山东北部。东与随州市曾都区、广水市、河南信阳市相接、西与枣阳、宜城市毗邻,南与安陆、京山、钟祥等县市相连,北与河南桐柏县接壤。扼“汉襄咽喉”,系“鄂北重镇”。
随县地貌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一般高度海拔70—1140米。境内北部最高点为桐柏山太白顶,海拔1140米;西南面最高点为大洪山宝珠峰,海拔1055米。中部为一片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
随州市行政区划
随州市下辖曾都区、随县、广水市、随州经济开发区、大洪山风景管理区。辖区内有37个镇,8个城镇办事处,834个行政村,7767个村民小组,165个社区居委会。
截至2020年11月,随州市下辖广水市、曾都区、随县。市政府驻曾都区迎宾大道9号。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随县
湖北省随县属于哪个市
湖北省随县就是属于随州市,
位于鄂西北,地处桐柏山南麓、大别山西端。
随县属于哪个市?
湖北省随州市。
随州位于湖北省北部,闻名于世的编钟出土于此,也是华夏始祖炎帝神农的诞生地;随州地处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交汇地带,东承武汉,西接襄阳,北临南阳、信阳,南达荆州。
地形地貌
随州地势由南北渐向中部微缓倾斜。南、北、西部为海拔200米左右的低山丘陵,中部为海拔百米以下的陂陀岗地,东南一隅为海拔60米左右的平川。
最高点为北部太白顶,海拔1140米,最低点为东南水出境处的河床,海拔47米,全境地貌类型分为五大区。境内山以大洪山和桐柏山为脉,呈西北—东南向分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随州
随县属于哪个市
随县隶属湖北省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东与随州市曾都区、广水市、河南省信阳市相接,西与枣阳市、宜城市毗邻,南与安陆市、京山市、钟祥市相连,北与河南省桐柏县接壤。全县面积5543平方公里,下辖19个镇。总人口89.89万。
随县有各类旅游景点300多处,拥有4个国家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1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荣誉称号:
2020年3月,随县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予以通报表扬。6月30日,随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1年4月12日,随县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表扬为2020年“与爱同行惠游湖北”活动先进县、市、区。11月16日,入选2021年湖北省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公示名单。
2022年1月,随县入选全国农业全产业链典型县。
随县属于哪个市呀?
随县属于湖北省随州市。
随县,隶属随州市。随县位于湖北省北部,扼汉襄咽喉,系鄂北重镇。随县南有三园,玉龙温泉公园、林泉生态园、火山地质公园;随县北有三山,七尖峰、桐柏山、鸡鸣山。随县中部有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
1979年11月16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县级随州市。2009年设立随县,将原曾都区的厉山、高城、殷店、草店、小林、淮河、万和、吴山、唐县、尚市、新街、安居、澴潭、洪山、长岗、三里岗、柳林、均川、万福19个镇划归随县管辖,随县人民政府驻厉山镇。
地理环境:
随县地貌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一般高度海拔70—1140米。境内北部最高点为桐柏山太白顶,海拔1140米;西南面最高点为大洪山宝珠峰,海拔1055米。中部为一片狭长的平原,称之为“随枣走廊。
随州市属于哪个市
截至2018年底,随州市隶属于湖北省。
随州市是湖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湖北省北部,素有“汉襄咽喉”,“鄂北明珠”之称,地理位置介于北纬31°19′至32°26′,东经112°43′至113°46′,是湖北省对外开放的“北大门”。
扩展资料:
以西周封国随为名。春秋分属随、厉、唐三国。战国末,楚灭随建县,秦汉因之。晋设义阳郡,南北朝改设随阳郡,后又改为随郡、北随郡。
北周设汉东、义阳二郡。西魏随升为州,辖郡、县。隋仍设州,后废州设汉东郡。唐改郡为随州。宋、元仍为随州。
民国后废州为县,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湖北省三专区公署设在随县。
1949年,属孝感专区。1952年,属襄阳专区。1970年,属襄阳地区。1979年,随县城关镇从随县划出,成立县级随州市,均属襄樊市。
1983年,撤销随县,并入县级随州市,属襄樊市(今襄阳市)。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随县,将襄樊市随县的行政区域并入随州市(县级)。
1988年10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孝感市应山县,设立广水市(县级)。1994年,除公检法和武警、部队仍属襄樊市管辖外,随州属省直管县级市。
1994年,湖北省政府将随州市由襄樊市管辖改为省辖。2000年6月25日,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
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曾都区;随州市设立曾都区,以原县级随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曾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烈山大道;将孝感市代管的广水市划归地级随州市代管。
2009年5月,根据国务院有关精神,在现有随州市曾都区区划范围内,划出部分乡镇成立随县,曾都区继续保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随州市
本文来自“可凡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3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