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郫县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郫县属于四川省成都市。
郫都区,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西北部。东北与彭州市、新都区,东南与金牛区毗邻,南面与青羊区相连,西南与温江区相连、西北与都江堰市接壤。郫都区地处川西平原腹心地带,整个地势由西北到东南逐步下降,相对高度差为121.8米。境内除西北角有一面积为4.6平方公里的浅丘台地外,其余均为平原地区。
地形平面略似一只五指并拢、由西北伸向东南的手掌,西衔都江堰,南倚温江,北靠彭州,东北面为新都。郫都区地貌类型分区属四川盆地西平原区,具有川西坝区的典型特点,是岷江冲洪积扇状平原。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具有大平小不平的特点,因古河道的冲击和近代河流的冲刷切割,形成众多成扇形状展开,微地貌呈凸凹状的条堤形地,相对高度不超过2米。
成都市介绍
成都市,四川省辖地级市,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为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市、超大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21年底,全市下辖12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14335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2119.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9.48%。
成都市地处**西南地区、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古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作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有科研机构30家,研发平台67个,高校65所,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落户301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郫都区
“郫县”怎么读?
读音: pí xiàn
释义:1、〔~县〕地名,在**四川省。 2.郫从卑从阳,卑者地势低洼的地方,阳是岷山之阳,那么郫的本意就是岷山以南的广大地势低洼的地方。
(1)、 春秋晋邑 。故地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
(2)、县名 。古郫邑。秦置县,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郫县
(3)、江名 。岷江支流,从灌县分支,经过郫县,到成都市南与锦江合流
郫县一般指郫都区
郫都区隶属四川省成都市,位于成都市西北部,东北与彭州市、新都区,东南与金牛区毗邻,南面与青羊区相连,西南与温江区、西北与都江堰市接壤。是**农家乐旅游发源地 ,有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的之称;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
郫都区幅员面积438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3个镇;2016年末,户籍人口57.52万;2016年,该区地区生产总值462.7亿元。地处都江堰自流灌区之首,居成都上风上水;承担成都市区90%以上饮用水供水任务。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境内柏条河等8河并流,造就“水旱从人,时无饥馑”的自然禀赋。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
郫都区因“杜宇化鹃”的传说,而又称鹃城,是望帝杜宇、丛帝鳖灵建都立国之地,是古蜀文明发祥地;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以郫邑为郡县,称郫县。有鹃城遗址、古城遗址、唐昌文庙等历史遗迹,望丛祠是世界蜀人祭祖的圣地。孕育了严君平、扬雄、何武、张俞等历史名人。“郫筒酒”,“郫县豆瓣”,“郫县女红”并称为郫县工艺三绝。
郫都区境内有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大等大中专院校19所,国家级实验室31个,两院院士19名,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近5000名,在校大学生25.3万人;拥有成都地铁2号线、成都地铁6号线,成灌快铁,成都市四环路、成灌高速、317国道、沙西线、IT大道、温彭快速通道等交通线。
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参考资料
**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郫都区公众信息网:
郫县的历史古迹
一、郫县的遗址遗存
郫县历史文化遗迹有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扬雄墓、子云亭等,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管理局主编的《**名胜辞典》。此外还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严君平墓、梅花御井、蓝家坡山汉墓等。郫县郫筒街道有“望从祠”。
历史遗址有古城遗址、杜鹃城遗址、德源商周遗址、望丛祠、唐昌文庙、安靖邓家双斗桅杆、扬雄墓、严君平墓和何武墓等历史遗迹,是国家的重要文物保护区域。
县境内遗存大量诗、词、楹联、赋、文、碑记等文化遗存,其代表有:唐.李白的诗《宣城还见杜鹃花》,唐.温庭筠的词《河渎神》,宋.张俞的诗《蚕妇》,唐.杜甫和宋.范成大有关吟诵郫筒酒和安德樱桃村的诗等。赋、文、碑记方面最有代表性的有唐.李德裕的《画桐花凤扇赋》,宋.张俞的《蜀望丛帝新宿碑记》,宋.侯溥的《汉大司何公庙堂记》、清.张成行的《司马温公祠堂记》等。郫县民间文学艺术资源蕴藏量丰富,民间传说中有代表性的篇目为《望帝化鹃》、《杜鹃城与合欢树》、《郫筒酒的传说》、《神仙豆腐》、《问字亭》、《御井梅花》、《阳台柳》、《司马光在郫降世》等;民间音乐的代表性曲目有《薅秧歌》、《抬料号子》等;民间舞蹈主要是各种灯舞,最具特色的是花园、友爱的百米长龙,唐昌的“二仙灯”等;在民间工艺美术方面,一级美术师邓欤的“川西挑花图案”、原清河镇教师张跃清的“笋壳雕”,安靖镇方桥村张天泰的微雕艺术品,都是郫县较有特色的资源。
二、请教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的历史沿革
郫县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处西南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近郊,距成都市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生态环境优美,市政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有银郫县之称。
全县幅员面积437.5平方公里,辖14个镇(街道),总人口48万人,非农业人口10万人。郫县是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一个县,邮政编码611730。
县人民 *** 驻郫筒镇。 [编辑本段]郫县历史 郫县古称郫邑,为古蜀国都城。
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设蜀郡,郫邑始称郫县,迄今已有2300余年。郫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出汉代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又作“杨雄”)、宋代著名诗人张俞,清代名将罗应旒,以及当代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著名道士萨守坚,一代高僧圆悟克勤禅师等古今名人。
郫县地图近年来,郫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重点,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核心,壮大财政综合实力为目标,县域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先后被列入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盆景之乡等。
200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5.5亿元,同比增长14.8%,一、二、三产业比达到12:52:3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增长90%;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76亿元,增长33.2%;地方财政收入4.91亿元,增长36.6%;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0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715元,增加505元。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
[编辑本段]郫县介绍 气候:郫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5℃,最低极端气温零下5℃左右。全年风向频率以东南风最多,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点,生态气候环境,十分宜人。
加上地处成都"上风上水",工业污染少,很适宜开展各种旅游,特别是乡村度假旅游的开发潜力大。 地理位置:郫县位成都市西北近郊,与彭州、新都、金牛、温江、都江堰等5个县(市、区)的20个镇(乡)接壤。
县城东至金牛区界13公里,西至都江堰市界16公里,南至温江区界8公里,北至彭州市界11.6公里,东北至新都区界12公里。 行政区划:目前郫县下设14个镇:郫筒镇、犀浦镇、红光镇、安靖镇、团结镇、唐昌镇、三道堰、新民场、花园镇、安德镇、唐元镇、德源镇、古城镇、友爱镇。
历史建置 郫县古称"郫",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二年(公元前314年),在成都设蜀郡,挪作为该郡的属县,正式称为郫县。这是郫县建置的开始,建县至今(2000年)已有2314年的历史。
县域在历史上累有变动。1958年崇宁县撤销后,大部分地区并入郫县。
解放后迄1983年,隶属温江地区;1983年起归属成都市。 郫县县城,秦汉时期设今马街场口外里许"古城遗址"处,汉末或六朝时期改迁今址。
郫县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有汉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扬雄,西汉大司空何武,宋代著名诗人张俞,五代宋初大画家石恪,清代知名抗日将领罗应旒以及新**诞生后的铁路工程师蓝田,著名化学家、**科学院学部委员萧伦,当代世界著名青年歌唱家廖昌永等均为郫县籍人士。世界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藉华人韩素音女士祖籍也在郫县。
[编辑本段]主要文物古迹 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扬雄墓、子云亭(因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成名)等,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管理局主编的《**名胜辞典》。此外还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严君平墓、梅花御井、蓝家坡山汉墓等。
郫县郫筒镇有“望从祠”,其名为纪念古属国的望帝和从帝。望帝即望帝杜宇,从帝即开明,又称鳖灵。
李商隐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所说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特产 郫县盛产享誉餐饮界的调料:郫县豆瓣 韭黄、韭菜 郫县豆瓣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是郫县最著名的特产,是烹调川菜的必备调料,在晚饭界被誉为“川菜之魂”。
特别是郫县豆瓣烹制的“回锅肉”、“豆瓣鱼”、“麻婆豆腐”、“鱼香茄子”等,具有浓郁的四川风味,被公认为是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县花:杜鹃花 杜鹃花又称映山红,为杜鹃花科半常绿或落叶灌木。
叶上长有细毛。春季开花,花冠呈漏斗形,颜色以各种红色为主,因野生杜鹃花在山岗石缝中都有生长,尤其是开花季节漫山遍野,非常壮美。
杜鹃花品种很多,我国约有600种,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植物。 县鸟:杜鹃鸟 杜宇的称谓则来自一个美丽而忧伤的传说。
扬雄《蜀王本纪》:“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鳖灵,原住长江边,是一鳖精修练而成,每天夜里他都要同出于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会。
他听说西海水灾泛滥,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国,望帝杜宇任用鳖灵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情人,也到蜀国来找鳖灵。
那一天,正好望帝出猎,在山野间邂逅朱利,见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纳入宫中为。
三、郫县的历史.
建制沿革:
郫都区古称“郫”,在古史传说中,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两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蜀同时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此为郫县建置之始。清《一统志》和嘉庆《四川通志》有:“杜宇名蒲卑,都于此,因以名邑。秦灭蜀国而县名不改。” 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臧宫自涪城攻拔新繁、郫县,与吴汉会于成都。
秦汉时期,郫县辖地约涉及今郫县、温江、彭县、灌县等数县之地。汉代郫县的西境在今灌县蚕崖外,包括今灌县岷江以东以北地区。北境大致包括今彭县北君平至丰乐、桂花、庆兴一带;东境包括今成都市西部;南境包括今温江县大部分地区。此后辖区屡经变动。
三国蜀汉时,郫、绵、江源三县各分出部分地区置都安县,即今灌县前身。属汶山郡。
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李雄攻取郫县,不久自称益州牧,治郫县。
南朝宋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起义军赵广等攻成都,不克,退保广汉,不久自广汉至郫,连营数百,巴东太守周籍之等进军攻郫,克之。追败之于广汉。
南朝梁天监初年(公元502年),邓元起攻刘季连于成都,留辎重于郫,刘季连部将李奉伯间道袭郫,陷之,邓元起舍郫径围州城,不久下之。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县南境、江源东境置温江县。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都安县并入郫县。北周时,划沱江北郫县地为新置九陇县的一部分。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温江县复并入郫县。隋仁寿元年(601年),又废汶山县入郫县。隋仁寿三年(603年)再分置万春县;大业二年(606年)再并入郫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都安县旧址灌口镇置盘龙县,后改称导江县和灌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又置万春县,后复称温江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年),崇宁县并入灌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年),崇宁县并入郫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
民国时期,县域基本无变动。
1950年后,郫县属温江专区。
1958年,撤销崇宁县,主体并入郫县,其他部分并入彭县、灌县。
1968年,郫县属温江地区。
1983年,撤销温江地区,郫县改属成都市。
2016年11月24日和12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行政区域和 *** 驻地不变。
2017年1月22日,郫都区正式挂牌成立。
四、郫县的来历
郫县古称“郫”,在古史传说中,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两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蜀同时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此后即以郫邑作为蜀郡的属县,称郫县,此为郫县建置之始。
秦汉时期,郫县辖地约涉及今郫县、温江、彭县、灌县等数县之地。
汉代郫县的西境在今灌县蚕崖外,包括今灌县岷江以东以北地区。北境大致包括今彭县北君平至丰乐、桂花、庆兴一带;东境包括今成都市西部;南境包括今温江县大部分地区。此后辖区屡经变动。
三国蜀汉时,郫、绵、江源三县各分出部分地区置都安县,即今灌县前身。属汶山郡。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都安并入郫县。
隋仁寿元年(601年),又废汶山县入郫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灌口镇置盘龙县,后改称导江县和灌县。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县南境、江源东境置温江县。隋开皇三年(583年)撤温江县复并入郫县。仁寿三年(603年)再分置万春县;大业二年(606年)再并入郫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又置万春县,后复称温江县。
后周时划沱江北郫县地为新置九陇县的一部分,今属彭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年)并入灌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年)并入郫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
民国时期,县域基本无变动。[1]
1950年后属温江专区,1968年属温江地区,1983年改属成都市。
2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96年,郫县面积437.5平方千米,人口44.1万,辖13镇3乡:红光镇、郫筒镇、犀浦镇、安靖镇、花园镇、安德镇、两路口镇、三道堰镇、德源镇、合作镇、新民场镇、唐昌镇、团结镇、友爱乡、红兴乡、清河乡。县 *** 驻郫筒镇。(261个村委会、21个居委会)
1999年,郫县辖14个镇、5个乡:郫筒镇、安靖镇、红光镇、合作镇、唐昌镇、安德镇、团结镇、犀浦镇、花园镇、德源镇、新胜镇、新民场镇、两路口镇、三道堰镇;唐元乡、古城乡、清河乡、友爱乡、红兴乡。
2004年9月8日,撤销红兴、新胜、两河口、清河4个镇。将原红兴镇的长乐、石佛、濂溪3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郫筒镇;郫筒镇 *** 驻南大街。将原红兴镇的白云、长生、汉姜、护国、济阳、寇家坝、宋家林、渔塘坎8个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红光镇;红光镇 *** 驻成灌路。将原新胜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唐昌镇;唐昌镇 *** 驻南二环路。将原两路口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安德镇;安德镇 *** 驻望乐村。将原清河镇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友爱镇;友爱镇 *** 驻政通巷。将合作镇的回龙、青龙、胜利3个村及新华村的3、4、6社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德源镇;德源镇 *** 驻禹庙街。将红光、犀浦、郫筒、德源4个镇的部分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合作镇;合作镇 *** 驻安阜村。
2004年,郫县总面积437平方千米,人口密度1112人/平方千米。辖郫筒、唐昌、犀浦、安德、安靖、红光、友爱、唐元、古城合作、新民场、德源、团结、花园、三道堰15个镇,共有36个社区、261个行政村。[2]
区划详情
郫
郫县地图
郫县地图
县分为14个镇街:郫筒街道、犀浦镇、红光镇、安靖镇、团结镇、唐昌镇、三道堰、新民场、花园镇、安德镇、唐元镇、德源镇、古城镇、友爱镇。[3]
五、请教四川省成都市郫县的历史沿革
郫县位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处西南特大中心城市——成都市近郊,距成都市区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生态环境优美,市政设施完善,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突出,有银郫县之称。
全县幅员面积437.5平方公里,辖14个镇(街道),总人口48万人,非农业人口10万人。郫县是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一个县,邮政编码611730。
县人民 *** 驻郫筒镇。 [编辑本段]郫县历史 郫县古称郫邑,为古蜀国都城。
公元前314年,秦灭蜀后设蜀郡,郫邑始称郫县,迄今已有2300余年。郫县历史悠久,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孕育出汉代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又作“杨雄”)、宋代著名诗人张俞,清代名将罗应旒,以及当代英籍华人作家韩素英、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著名道士萨守坚,一代高僧圆悟克勤禅师等古今名人。
郫县地图近年来,郫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为主线,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重点,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为核心,壮大财政综合实力为目标,县域经济持续快速高效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先后被列入全国乡村城市化试点县、国家软件产业化基地、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园、国家生态示范区、全国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盆景之乡等。
2005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5.5亿元,同比增长14.8%,一、二、三产业比达到12:52:3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亿元,增长90%;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8.76亿元,增长33.2%;地方财政收入4.91亿元,增长36.6%;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0元,增长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715元,增加505元。进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50强。
[编辑本段]郫县介绍 气候:郫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5℃,最低极端气温零下5℃左右。全年风向频率以东南风最多,具有春早、夏长、秋雨、冬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冬季多雾、日照偏少和四季分明的特点,生态气候环境,十分宜人。
加上地处成都"上风上水",工业污染少,很适宜开展各种旅游,特别是乡村度假旅游的开发潜力大。 地理位置:郫县位成都市西北近郊,与彭州、新都、金牛、温江、都江堰等5个县(市、区)的20个镇(乡)接壤。
县城东至金牛区界13公里,西至都江堰市界16公里,南至温江区界8公里,北至彭州市界11.6公里,东北至新都区界12公里。 行政区划:目前郫县下设14个镇:郫筒镇、犀浦镇、红光镇、安靖镇、团结镇、唐昌镇、三道堰、新民场、花园镇、安德镇、唐元镇、德源镇、古城镇、友爱镇。
历史建置 郫县古称"郫",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二年(公元前314年),在成都设蜀郡,挪作为该郡的属县,正式称为郫县。这是郫县建置的开始,建县至今(2000年)已有2314年的历史。
县域在历史上累有变动。1958年崇宁县撤销后,大部分地区并入郫县。
解放后迄1983年,隶属温江地区;1983年起归属成都市。 郫县县城,秦汉时期设今马街场口外里许"古城遗址"处,汉末或六朝时期改迁今址。
郫县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有汉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语言学家扬雄,西汉大司空何武,宋代著名诗人张俞,五代宋初大画家石恪,清代知名抗日将领罗应旒以及新**诞生后的铁路工程师蓝田,著名化学家、**科学院学部委员萧伦,当代世界著名青年歌唱家廖昌永等均为郫县籍人士。世界著名文学家、社会活动家、英藉华人韩素音女士祖籍也在郫县。
[编辑本段]主要文物古迹 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望丛祠、杜鹃城遗址、古城遗址、扬雄墓、子云亭(因一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成名)等,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管理局主编的《**名胜辞典》。此外还有何武墓、何公祠、郫筒井、严君平墓、梅花御井、蓝家坡山汉墓等。
郫县郫筒镇有“望从祠”,其名为纪念古属国的望帝和从帝。望帝即望帝杜宇,从帝即开明,又称鳖灵。
李商隐诗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所说的就是他们的故事。 特产 郫县盛产享誉餐饮界的调料:郫县豆瓣 韭黄、韭菜 郫县豆瓣用以炒菜,分外提色增香,是郫县最著名的特产,是烹调川菜的必备调料,在晚饭界被誉为“川菜之魂”。
特别是郫县豆瓣烹制的“回锅肉”、“豆瓣鱼”、“麻婆豆腐”、“鱼香茄子”等,具有浓郁的四川风味,被公认为是川菜家常味中的代表作。 县花:杜鹃花 杜鹃花又称映山红,为杜鹃花科半常绿或落叶灌木。
叶上长有细毛。春季开花,花冠呈漏斗形,颜色以各种红色为主,因野生杜鹃花在山岗石缝中都有生长,尤其是开花季节漫山遍野,非常壮美。
杜鹃花品种很多,我国约有600种,是世界上著名的观赏植物。 县鸟:杜鹃鸟 杜宇的称谓则来自一个美丽而忧伤的传说。
扬雄《蜀王本纪》:“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称望帝。”鳖灵,原住长江边,是一鳖精修练而成,每天夜里他都要同出于江源之井中的情人朱利幽会。
他听说西海水灾泛滥,便沿江而上,到了蜀国,望帝杜宇任用鳖灵为相,命其治水。朱利思念情人,也到蜀国来找鳖灵。
那一天,正好望帝出猎,在山野间邂逅朱利,见朱利貌美如花,便命纳。
六、成都的历史古迹
成都是一座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历代留下来的名胜古迹很多。其中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杜甫草堂和永陵(王建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的有北周文王碑、文殊院、青羊宫、孟知祥墓、朱悦廉墓、僖王陵、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彭大将军纪念碑彭家珍祠、十二桥烈士墓。其它各具特色的公园,有以引种一百多种竹子、被称作“竹的公园”――望江楼;装饰、布置各式盆景的百花潭;山青水秀的人工湖――百工堰;年年举办“灯会”“花会”的文化公园;以饲养和繁殖大熊猫著名的成都动物园、以锦江绿化带为背景的滨江公园和以“人和水”为主题的活水公园。这些分布在市区和城郊的游览参观点各具特色、涉猎面广,人们在此游览之余不仅可以欣赏到众多美景,而且可以增长知识和情趣,耳目为之一新。
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剑门天下险,夔门天下雄,黄河与长江共同哺育 着这片风光奇绝的土地。从神秘幽美的九寨沟,到碧波万顷的竹海;从风清月白的大宁河,到那跑马溜溜的群山;乐山大佛做不到的治水业绩,李冰父子早己做到了;古人慨叹的六龙回日之高标,已被西昌发射的航天卫星越过。到处是绚丽的自然风光,到处是淳美的风土人情……
自古诗人多入蜀。地灵人杰的巴蜀大地又是文化之邦。李太白从这里杖剑远行;杜工部在此地望月怀乡;陈子昂、苏东坡、陆放翁、张大千怕如灿烂的明星,辉耀着这片浪漫的大地。刘皇叔白帝托孤;诸葛亮六出岐山;唐玄宗剑阁闻铃;多少忠臣怨主,几许盛衰悲欢,都留在这里的森森翠柏、茫茫白波、重重殿字之间,留给了风雨楼台、暮鼓晨钟……当然,到成都旅游别忘了品尝这里的小吃。
作为我国历史名城之一,成都的历史犹如它的自然地貌一样有起有落。
从2300年前蜀王迁都于此,漫漫千载,星移斗转,成都有过“五大都会”、“扬一益二”的辉煌,也有过“十室九空”、“斗米数十金”的凄凉。然而,它千古不徙,遭历劫而不衰,从容地吐纳万物,化育生机,这就是成都的魅力所在。距今1500多年前的晋代诗人左思曾由衷地礼赞“既崇且丽、实号成都”。不论是**“诗仙”李白,还是“诗圣”杜甫都无限深情地讴歌过这座风姿独具的城市。
成都,这座既古老又年青,既安宁又繁荣,既有很深的文化积淀,又有很强的商业意识的城市,随着**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作为**四川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都已经形成机械、电子、医药、冶金、化工、棉纺、食品等门类的工业体系;农业则是**重要的粮油和农副产品基地;商业已成为**西南商品、物资的重要集散中心;交通、通信亦是**西南地区的枢纽。
成都自古就是一座具有开放性格的城市。远在北方开辟“丝绸之路”的纪元前,成都人就已经入云南,经缅甸,到印度,至中亚,转欧洲,即史称的所谓“南丝之路”,谱写了对外开放的历史篇章。今天的成都,秉承祖先气度恢宏、兼容并包的传统,正意气风发地走向世界。
想知道: 成都市 郫县在什么区
郫县是旧称,现在的郫县是郫都区,隶属于成都市。
郫都地处成都西北近郊,辖14个镇(街)195个村(社区)43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5.86万,常住人口108万。是**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有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的美誉。
2016年12月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成为成都中心城区重要组成部分,是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重点打造的“电子信息和双创产业基地、国际化都市新区”。
扩展资料:
郫都区建制沿革
郫都区古称“郫”,在古史传说中,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距今二千七八百年前的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秦灭巴蜀之后两年,即秦惠文王后元十一年(公元前314年),秦在巴蜀同时实行分封制与郡县制。此为郫县建置之始。
清《一统志》和嘉庆《四川通志》有:“杜宇名蒲卑,都于此,因以名邑。秦灭蜀国而县名不改。”东汉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臧宫自涪城攻拔新繁、郫县,与吴汉会于成都。
秦汉时期,郫县辖地约涉及今郫县、温江、彭县、灌县等数县之地。汉代郫县的西境在今灌县蚕崖外,包括今灌县岷江以东以北地区。北境大致包括今彭县北君平至丰乐、桂花、庆兴一带;东境包括今成都市西部;南境包括今温江县大部分地区。此后辖区屡经变动。
三国蜀汉时,郫、绵、江源三县各分出部分地区置都安县,即今灌县前身。属汶山郡。
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李雄攻取郫县,不久自称益州牧,治郫县。
南朝宋元嘉十年(公元433年),起义军赵广等攻成都,不克,退保广汉,不久自广汉至郫,连营数百,巴东太守周籍之等进军攻郫,克之。追败之于广汉。
南朝梁天监初年(公元502年),邓元起攻刘季连于成都,留辎重于郫,刘季连部将李奉伯间道袭郫,陷之,邓元起舍郫径围州城,不久下之。
西魏恭帝二年(555年),分郫县南境、江源东境置温江县。
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废都安县并入郫县。北周时,划沱江北郫县地为新置九陇县的一部分。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温江县复并入郫县。隋仁寿元年(601年),又废汶山县入郫县。隋仁寿三年(603年)再分置万春县;大业二年(606年)再并入郫县。
唐武德元年(618年),于都安县旧址灌口镇置盘龙县,后改称导江县和灌县。唐武德三年(620年)又置万春县,后复称温江县。
明洪武十年(1377年),崇宁县并入灌县,十三年(1380年)复置。
清康熙七年(1668年),崇宁县并入郫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
民国时期,县域基本无变动。
1950年后,郫县属温江专区。
1958年,撤销崇宁县,主体并入郫县,其他部分并入彭县、灌县。
1968年,郫县属温江地区。
1983年,撤销温江地区,郫县改属成都市。
2016年11月24日和12月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郫县,设立成都市郫都区,行政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
2017年1月22日,郫都区正式挂牌成立。
参考资料来源:郫都区人民政府—郫都区,双创高地 生态新区
本文来自“浅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36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