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水冶解封了吗
解封了。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经专家综合研判,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2年5月3日18时起,解除部分区域管控措施。解除封控区水冶镇大堰村、南麻水村,北蒙街道办事处皇甫屯村等3个村的封控措施。
水冶镇,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地处安阳县西部,东邻曲沟,南靠善应镇,西接许家沟乡,北邻蒋村镇。区域面积96.1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149550人。1959年10月,成立水冶公社。1987年8月,设镇。2016年4月,原水冶镇和原蒋村镇行政机构合并。2016年11月,水冶镇划归殷都区代管。截至2020年6月,水冶镇下辖18个社区和41个行政村。2018年,水冶镇有工业企业200个,其中规模以上5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0个。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水冶街道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水冶街道下辖村委会包括矿务局社区、濮化社区、王家岭社区、水铁社区、马村社区、安矿家园社区居民委员会。
水冶社区网上怎么样才能建群!
帮我建个群啊,我想建个有共同爱好的群,旅游,打牌,玩网游,聚会,爱好广泛。。。
殷都区详细资料大全
殷都区隶属于河南省安阳市,因是殷都所在地而得名,位于安阳市市区西北部,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贯南北,绵绵洹河贯穿东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纵贯全区。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截至2009年底,殷都区辖1个乡、9个街道、39个行政村、44个社区,区域面积69.5平方公里,人口24.5万。2012年,殷都区属地生产总值完成53.5亿元。
中华民族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后岗三层文化叠压均在该区出土问世。盘庚迁都于殷、商王武丁中兴、奴隶傅说升相、**第一位女将军妇好挂帅、苏秦身佩六国相印、曹操屯粮于柴库等历史故事和传说都发生在这里。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的第33处世界遗产。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殷都区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河南省安阳市 下辖地区 :西郊乡、北蒙街道、相台街道等 电话区号 :0372 邮政区码 :455000 地理位置 :豫北 面积 :69.5平方公里 人口 :24.5万(2009年) 方言 :安阳话,河南话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殷墟,韩琦墓,广益纱厂旧址等 机场 :安阳豫东北机场 火车站 :安阳站,安阳西站 车牌代码 :豫E 行政代码 :410505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位置境域,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人口民族,人口,民族,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交通,旅游, 历史沿革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自奄(今山东曲阜)迁都于殷(今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安阳遂为殷商国都。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率诸侯之师,与商纣王战于牧野(今淇县西南),纣王兵败自焚,殷亡。周灭殷后,分畿内地为邶、鄘、卫3国,安阳隶属卫。魏文侯七年(前440年),建都于邺,以西门豹为邺令,安阳为都畿之地。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称东阳。 战国时,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克“宁新中邑”,改“宁新中邑”为安阳,安阳之名始见史册。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行郡县制,始置安阳县,隶属邯郸郡。东汉末年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先后建都于邺,安阳均为属地。北周大象二年(580年),杨坚辅政,相州总管尉迟迥不服,发兵讨杨坚兵败**,杨坚下令焚毁邺城,并徙相州、魏郡、邺县治所及邺民于邺南40里之安阳城,安阳城遂为相州、魏郡、邺县治所。 殷都区 隋大业元年(605年),废相州,存魏郡,治安阳,领11县。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魏郡为相州,领8县。宋初,相州隶属河北西路,并置彰德军节度。金章宗明昌三年(1192年),彰德升为府,领5县。明、清亦称彰德府,领6县1州(磁州)。民国初,沿清制。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国民 *** 在省下设区,安阳为河南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治所,领11县,直到1949年5月6日**人民**接管为止。 1949年8月1日,成立平原省,安阳为省辖市。1952年11月30日,撤销平原省,安阳市划为河南省,仍为省辖市。 1972年以前无铁西区建制,铁西区范围曾先后属安阳县、郊区和文峰区。1972年6月,铁西区开始筹建,1974年1月,铁西区正式成立。 2003年2月,撤销铁西区、郊区,设立殷都区、龙安区。 行政区划 2003年,铁西区撤销,原铁西区辖铁西路、清风、梅园庄、电厂路、水冶、李珍6个街道;原北关区所辖纱厂路街道;原郊区的西郊乡,原北郊乡的三家庄、大司空、西大姓、前皇甫、后皇甫、皇甫屯、杜小屯、大碾屯、郭王度、武官、侯庄、小营、秋口、双塔、东大姓、西司空、枯河17个村,原东郊乡的任家庄划归殷都区;2003年先后成立了北蒙街道办事处和相台街道办事处。 截至2009年底,殷都区下辖1个乡、9个街道:西郊乡、北蒙街道、相台街道、清风街街道、梅园庄街道、铁西路街道、电厂路街道、纱厂路街道、水冶街道、李珍街道,包括39个村和44个社区。 北蒙街道 :三家庄村、西司空村、武官村、侯庄村、小营村、秋口村、枯河村、郭王度村、大碾屯村、双塔村、东大性村、西大性村、前皇甫村、后皇甫村、皇甫屯村、杜小屯村 相台街道 :铁佛寺村、孝民屯村、梁邵村、段邵村、焦邵村、柴库村 清风街街道 :安彩社区、隆昌社区、小花园社区 、鲁园社区、幸福社区 梅园庄街道 :梅园社区、钢四区社区、钢五区社区、钢六区社区、福利路社区、钢花路社区、钢四路社区、钢二路社区、果园社区、北辛庄社区、东风社区 殷都区 铁西路街道 :平安社区、星海社区、仁和社区 、世纪名城社区、平原社区、同乐社区 、新兴社区、文源社区、商城社区、任家庄村 电厂路街道 :万金社区、电厂社区 纱厂街道 :南区社区、北区社区、新村社区 、大司空村 水冶街道 :矿务局社区、濮化社区、王家岭社区、水铁社区、马村社区 李珍街道 :铜冶煤矿社区 、红岭煤矿社区、积善社区、李珍社区、岗子窑社区 西郊乡 :西梁村、东梁村、王邵村、南流寺村、北流寺村、郭流寺村、史车村、骈家庄村、小屯村、花园庄村、王裕口村、小庄村、四盘磨村、范家庄村、丰安村、北士旺村、芦士旺村、赵常庄村、南士旺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殷都区位于安阳市市区西北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13°37´~114°58´,北纬35°12´~36°22´。东与文峰区、北关区为邻,西、北与安阳县接壤,南与龙安区相连。该区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汇区域,北距邯郸市约70公里,西距长治市约180公里,南距郑州约200公里,东距聊城约130公里。 殷都区行政区域东西宽约10公里,南北长约8.5公里,总面积69.5平方公里,占安阳市区行政辖区面积543.6平方公里的12.8%,占全市总面积7413平方公里的0.9%。 地质 殷都区位于太行山波状复背斜东翼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其地层属华北地台沉积类型,西部是石碳二迭系地层的剥蚀丘陵地貌和剥蚀——堆积丘陵地貌。地层由太行山东去依次出露为:奥陶系(O)、石炭系(C)、二迭系(P)、第三系(R)、第四系(Q)。大多区域为第四系覆盖,主要由亚砂土、亚粘土及碎石组成;其成因类型较复杂,有冲积、洪积、坡积、残积等。厚度变化不大,一般在50~70米,最大厚度近100米。 殷都区 殷都区位于汤阴地堑北端的汤西断裂与安阳断裂的交汇处,汤西断裂(青羊口断裂)南起黄河北岸,经新乡、安阳向邯郸以北延伸,倾向东,长约90公里。安阳断裂西起林县姚村,经林县河顺、安阳县许家沟向安阳以东延伸,走向近东西,倾向北,长约55公里,东西横境而过。 地貌 殷都区地处太行山东麓,地势西高而向东缓降。境内矿窟山位于区西北隅,其主峰海拔416.1米;九龙山位于区西南,主峰海拔314米;除李珍、水冶两个街道办事处辖区为丘陵地带外,其余为冲积洪积平原。其平原部分系山前洪积扇的一部分,绝对高程80~100米,坡度2~2.81‰,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面积约18平方公里。 气候 殷都区属北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温适中,季风明显,光照充足,雨量集中,冬长春早;冬季盛行北风及东北风,夏季以南风、东南风为主。 水文 殷都区年均接纳的自然水约为4128.8万立方米,年均经流量为808万立方米。过境水主要有万金渠、胜利渠、洹河等客水,过境水总量约为6389万立方米;利用量约1328万立方米。殷都区地下水水层厚度20米-30米,单井出水量可达3000—5000立方米/日。 土壤 殷都区属洪冲积平原。由于北侧受洹河泛滥之影响,故只具有冲积土一种土壤。土壤质地分布,呈南北土壤质地轻,中间土壤质地重格胃。全区土壤属潮土土类,具有典型的褐土化亚类的特征。 人口民族 人口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殷都区总人口23.8万人,至2009年底,辖区总人口为24.5万人。 民族 据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殷都区共有20个少数民族1478人,占总人口的0.80%,少数民族主要为**、满族,其中**人口923人,占总人口的0.53%,满族人口314人,占总人口的0.17%,其他18个少数民族人口191人,占总人口的0.10%。 殷都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于梅园庄街道、铁西路街道,其中:**人口181人居住在铁西路街道,其他少数民族的居住地较为分散。 经济 2010年殷都区完成生产总值46.5亿元,年均增长17.4%;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8:41.4:54.8调整为2010年的2.4:42.4:55.2。 2013年殷都区生产总值达到50.2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8%;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5.7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2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3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1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6万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3.75亿元,较2012年同比增长10%。 第一产业 2010年粮食总产量为28628吨,比2005年增长13.7%。农业增加值完成11164万元,年均增长5.6%。 第二产业 殷都区是安阳市的重要工业区,以冶金、电力、煤炭、化工、机械、纺织、轻工等为主导。辖区内有**500强工业企业之一——安阳钢铁集团,华北电网骨干企业——大唐安阳电厂。 2006-2010年,殷都区产业集聚区建设形成了钢铁、能源、物流、文化等四个专业园区。钢铁产业形成除焦化外球团、烧结、炼铁、炼钢、轧钢、钢材深加工一系列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至2010年殷都区工业增加值实现113762万元,是2005年的2.97倍;五年平均增长28.4%。 2010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利润分别达到11.4亿元和3388万元,以钢铁深加工和新能源产业为主导工业经济不断壮大。 第三产业 2006-2010年,殷都区第三产业在工业主导下,商务贸易、现代物流、房地产等服务业同步发展,形成了楼宇经济、物流经济、地产经济、园区经济等四大经济主体。2010年殷都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56741万元,较2009年同比增长14.5%,超安阳市定的目标1.5个百分点,居安阳市四区第一。 社会事业 社会保障 2013年,殷都区民生支出达到2.4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4%。新增就业岗位9700余个,安置下岗失业人员3500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新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率100%;城乡低保补助发放保障金2400余万元;实施医疗救助420余人次,发放救助金160余万元;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2%;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发放补助资金477万元;为742名农民工追讨欠薪270余万元。 教育 2003年,殷都区投资1400余万元,建成了安阳市外国语国小,使3所国小教育资源整合。2003年,区划调整后,殷都区新增农村**小29所。2004年以来,殷都区把接收的29所农村**小调整合并为5所**,新增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整体工程投资总额7500余万元。 殷都教育 2004年,殷都区启动名师工程,对首批20名名师,50名学科带头人,8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认定,并给予重奖。2007年初,安阳市第三批“名师工程”评选揭晓,殷都区7名优秀教师被评为市级名师,27名优秀教师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获评教师总数居安阳市各县(市)区前列。 2007年7月,**教育学会批准殷都区为全国教育改革实验区、全国**小**培训基地。截至2010年,殷都区有九年一贯制**3所,国小12所,区直幼稚园1所。 2013年,殷都区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首批均衡义务教育验收,连续两年学生质量检测安阳市第一。 文化 2006-2010年,殷都区完成了殷墟考古博物馆一期建设,建立文物交易、工艺品研发制造和销售提供平台,完成了《汉字霓裳》、《梦回殷商》等剧目创作,并成功演出。 2013年,殷都区组织开展民众才艺展示、“我要上殷都春晚”等文化活动30余场。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殷都区有区直卫生机构7个,分别是: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监督所、区红十字会办公室、区新农合管理办公室、区妇幼保健所、区健康教育所、区直门诊所;有乡卫生院1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企业职工医院6家(其中安钢集团职工总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民营医院1家、农村卫生所43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家、个体医疗机构200余家。 殷都区医疗 交通 殷都区地处河南、山西、河北、山东四省交界区域,京广铁路、107国道纵贯南北,横穿辖区的安李铁路、安林公路直通林州和山西长治,安阳市长途西客站位于辖区内。 旅游 殷墟 殷墟遗址,位于殷都区小屯一带,横跨洹河两岸。古称“北蒙”,又名“殷虚”,甲骨卜辞中称为“大邑商”、“天邑商”、“商邑”,是**商代晚期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1961年3月,殷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3月,殷墟在由国内48家文物考古机构组织的评选活动中,被高票评为“**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2006年7月13日,在第30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殷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的第33项世界遗产。2010年10月9日,殷墟被国家文物局列入我国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2010年12月10日,殷墟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韩琦墓 北宋三朝宰相韩琦墓地,位于殷都区皇甫屯村西,其墓志是**发现的宋代最大的墓志。 广益纱厂旧址 工业遗产——安阳广益纱厂旧址,位于辖区豫北棉纺织有限公司内,为广东巡抚马丕瑶之子马吉森1901年投资兴建,是当时国内建厂较早、规模较大、设备较新的大型纺织工业企业之一。 此外,殷都区还有以现代高效农业果园为核心的北蒙林果生态观光园、无公害蔬菜基地和武官森林公园,以安钢集团、大唐电厂等以先进工艺为代表的工业旅游资源,以具有民国建筑风格的影视拍摄基地为代表的民居旅游资源。
安阳水冶``~
水冶镇 地处东经114o06',北纬36o07'。在安阳市西,居安阳县西半部之中心。南邻彰武水库,过善应镇至煤城鹤 壁市35公里;东隔洹水与曲沟镇相望,距安阳市22公里;北接蒋村乡,离河北岗子窖煤矿20公里;西界许家沟乡,离太行林虑山主峰30公里。全镇面积33.3平方公里。辖6个居委会和20个行政村,其中镇区居民8.8万,农民4.7万,耕地1.5万亩。总人口13.5万人。依2002年情形,年财政收入6400万元,工商税收1.54亿元,农民人均收入2600元。
该镇位置处于太行山东麓丘陵地带与豫北平原之结合部,地势略呈西高东低,向有“出山口”之称谓。整个太行山东麓丘陵地带、南北一线上,地下煤、铁矿藏极为丰富,而水冶镇恰处此南北矿藏线,和东西交通线之咽喉位置。又是战国名相蔺相如和北宋名相韩琦的故乡。珍珠泉之名山胜水及其邻近之原始人洞、名刹古寺连成一片,向称人杰地灵。自古工矿林立商贾云集,与河北省古彭城,历来有金彭城银水冶或金水冶银彭城之争。
该镇水文与景点相合一,其可称道者有三:一是镇南的彰武水库,除饮水、灌溉、水产养殖外,其游泳、游艇、划船、垂钓者,常日近千人。餐饮服务业亦很到位。二是穿越彰武水库之洹水。洹水绕该镇东界,由南而北。夏令时节,洹水上涨,过古庄村畔之青石漫水桥,下跌时形成一带弧形飞瀑,蔚为壮观,属安阳八景之一,景名曰“漫水长虹”。三是同为八景之一的“珍珠泉”公园。泉在该镇西门外,错落迤逦大小四五处,湖面宛延计约十余亩。清澈泉底大小缓急不等的千百水柱,间歇地,呈串串珍珠状集束水花涌出水面四下散开,咕噜有声。“珍珠”喷涌,或此起彼伏,或琼花竞放,晶莹剔透,声容并美。所有参天松柏中,以湖心亭畔之“柏门”最奇——东西两株古柏于离地数尺后,合二为一直插云天,下成门状。“柏门”倒影与湖沼之“珍珠”争奇斗艳。景名曰“柏门珠沼”。泉水穿镇东流唤作“珠溪”,民国曾同时转动镇内40盘水磨,下游除灌田外辗转入洹水。近年以过度开采,水量稍逊于前,年平均流量为1.89m3/秒。元代诗人许有壬《水冶道中》写“人烟仍古邑,村落带清泉。修竹云千亩,垂杨翠半天......”对珍珠泉及珠溪景色备极赞许。
水冶在汉晋以前,原无居民,其发轫与得名,源于南北朝。公元552年,北魏尚书扑射高隆之在此建炉炼铁,监造兵器和农具。初名“牵口冶”,后以引水鼓炉,冶铁造器,故改名水冶。金代曾改水冶镇为辅岩县城。明代恢复水冶镇旧名。清代曾因看重珍珠泉之风景,一度改名为珠溪镇,后又恢复旧名至今。清咸丰时在水冶镇原土城基础上改筑十七米高之青石石头城,古城踞险临溪,古朴典雅,有城门五座,土建敌楼,可惜于建国后拆除。
水冶镇东邻107国道,安阳至林州和李珍的两条省道以东西方向过境。有浚县大赉店至白莲坡之大白线呈南北方向过境。联通各矿区之安李铁路,过水冶抵安阳和京广铁路接轨。拟于2003年兴建的安阳至长冶的高速公路从该镇过境。交通状况十分优越。
该镇年平均气温为13.5oC。年平均降水量628.4mm。其企业以钢铁、化肥、制造业为主。镇郊土地肥沃,灌溉条件良好,以生产小麦、玉米、养殖业为主。
水冶镇是安阳县西部的一棵璀灿明珠。各项工作均居省内先进行列,财政收入、上缴利税和同级单位相比,多次名列全省前十名,曾荣获国家建设部“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称号,被颁定为“省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获“中州名镇”、“双文明镇”、“乡镇之星”等称号。镇党委被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被市委授予“六好乡镇党委”等荣誉称号。
安阳县水冶镇
作者:安阳网 来源:安阳网
安阳县水冶镇位于河南省北部,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全镇总面积33.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面积约10平方公里,总人口11.8万人,其中镇区人口10.3万人,下辖20个行政协委员村和6个居委会,现有耕地1.2万亩。
水冶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镇域内安李铁路、安林公路横贯东西,大岗公路贯穿南北。东距我省钢铁工业基地安阳市仅22公里,南距煤炭工业基地鹤壁市也仅35公里,西部是矿产资源丰富的太行山区。便利的交通和举足轻重的地理位置,使水冶镇成为豫北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工业重镇,并被省、市确定为安阳市新型的卫星城镇。2001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18.7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618万元,国税地税合计1.06亿元,人均纯收入2496元。拥有乡镇企业500多家,固定资产48484万元,产值达到17.9亿元,实现利润2864万元,形成了以冶铁为主导,带动建材、纺织、煤炭、化工等产业协调发展的工业经济格局。建成各类专业市场16个,个体工商户2800个。在城镇建设上,形成了以十多,条主干道为框架,纵横交错的城镇道路交通网络。居民生活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日,供电量达到4.1亿千瓦时,通信总装机容量28800多门,电话普及率达到31%以上。水冶镇先后分别荣膺国家建设部、河南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改革发展建设综合试点镇”,被国家建设部评为“村镇建设先进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中州名镇”、“双文明镇”和“乡镇之星”,2000年又被省政府确定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
在城镇建设上,水冶镇将近期建设与远景设想相结合,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1997年,镇政府就制定出台了《水冶镇工贸小区建设实施方案》、《水冶镇跨世纪经济建设规划》和《水冶镇1997—2010年城镇建设远景规划》,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环境保护设施等方面进行了详尽规划,明确了近期和远期奋斗目标。
水冶镇镇委、镇政府长期坚持发展乡镇企业,增加财政收入,强力实施“—高两带”战略。“一高”即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都有所改善。镇域工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彼此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良性发展局面。
水冶镇党委、政府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了多元化投资体制,主要采取了“五点、三广泛”的方法。“五点”即力争国家主管部门拨点,争取县财政把城镇维护费多给点,镇财政集中点,受益单位拿点,发动群众集资点:“三广泛”即广泛发动群众,广泛挖掘潜力,广泛集中财力、物力。依此方法,该镇社会各界在城建上的投资就多达上亿元,投资遍及通信、供水、供电、交通、市场等各个领域。
镇委、镇政府依据镇城建远景规划,结合《水冶镇工贸小区建设实施方案》,投入1亿多元资金,对城镇基础设施进行配套建设和改造,新建和改建了北环路、文明路、太行路、人民路、红塔路、辅岩路等镇区道路,基本形成了以辅岩路、松涛路、红塔路、太行路、珠泉路、文明路、龙山路、人民路、安林路、南环路、北环路和一号路等主要干道为框架,以镇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城镇道路交通网络,总里程达到了35公里。2001年水冶镇兴建了镇区第二条供水管线铺设工程和第二水源开发工程,使自来水公司的日供水量达到5万吨,对通信设施进行了扩容改造,使装机总容量达到28800门,电话普及率达到31%以上,对城镇供电线路及农网进行了改造,建设了五里槐11万KV输变站。2002年,天然气工程被誉为21世纪清洁、廉价能源的天然气已引入水冶镇。在公益事业建设方面,1997年至1998年,对现有的水冶汽车站进行扩建。2000年5月成立了水冶镇公交公司,6条公交车线路。全镇拥有幼儿园20所和各类**34所,小学生入学率达到100%。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完善的综合性医院有4所,病床总数超过500张。在绿化建设方面,主要完成了珍珠泉公园、安林路、辅岩路、北环路和新兴路的美化绿化。加强了对居住小区的规范化建设,新建了3个规范化居住小区。
珍珠泉公园投资建设了一所造型优美配套齐全的天然水上乐园,为水冶人民和广大游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水冶镇成立了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规划科、建设管理科、城管队、路灯管理站、环卫队和土地所,具体负责全镇建设的规划、立项、施工和管理。
为加强城镇管理,水冶镇专门印发了《水冶镇治理占道经营实施意见》、《水冶镇卫生管实施意见》和门前五包责任制,坚持日常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办法,综合整治,常抓不懈。经过长期宣传贯彻、发动群众、群防群治和严格管理,水冶镇得到了美化、亮化和净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冶铁业既是水冶镇的利税大户,同时又是污染极为严重的重工业企业。为了彻底改善该镇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对外形象,镇委、镇政府一方面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设备的工作力度,关闭污染企业,停产治理,取缔土法烧结,拆除违法建设项目;另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2001年、止于2002年的两年间,全镇污染严重的5家大型炼铁企业仅在环境治理上的投资就超过2亿元,建成煤气发电车间3个、机烧结窑3座,既节约了能源,又大幅度降低了有害气体和尘埃的排放数量,对保护镇区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2002年,水冶镇充分的发挥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使水冶镇逐步成为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文明城镇。
水冶镇矿务局小区归哪个社区
地名:矿务局社区隶属:水冶街道
行政代码:410505006001代码前6位:410505
长途区号:0372邮政编码:455000
城乡分类:主城区分类代码:111
车牌代码:豫E行政级别:社区
矿务局社区是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水冶街道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410505006001,居民身份证号码前6位为410505。邮政编码为455000,长途电话区号为0372 ,车牌号码为豫E。矿务局社区与濮化社区、王家岭社区、水铁社区、马村社区相邻。
矿务局社区附近有殷墟、漳河湾风景区、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殷墟王陵遗址、万佛沟、永安寨遗址等旅游景点,有都里大红袍花椒、安阳皮渣、八宝布袋鱼、红枣桃仁粥、狗皮膏药、状元红等特产,有周易文化、落腔、岳飞传说、大弦戏、苏奇灯笼画等民俗文化。
本文来自“修夏”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3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