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江亭(合江亭记全文详细翻译)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合江亭记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合江亭记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一下吧。

合江亭(合江亭记全文详细翻译)

原文 :

沱江自岷而别.,张若、李冰之守蜀,始作堋以揵①水,而阔.沟以导之,大溉蜀郡、广汉之田,而蜀已富饶。今成都二水,皆江沱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府之东南,乃所谓二江双流者也。沱旧循南隍,与江并流以东。

唐人髙骈始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渚。渚者,合江故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朝秋夕置酒其上,亦一府之佳观也。

既而主吏请记其事,余以为蜀田仰成官渎②,不为塘埭③以居水,故陂湖汉漾④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⑤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兹或可书以视后,盖因合江而发之。

【注】①揵:遏制、堵塞。②渎:沟渠。③埭:堵水的土堤。④陂、潢:积水的池塘。⑤蹲鸱:植物名,俗称芋头。

译文 :

长江、沱江从岷江处分开.张若、李冰镇守蜀州,开始筑起土墙来遏制、堵塞大水,后来挖宽沟渠把水导出来,灌溉蜀郡、广州之土地,而蜀郡已富饶.现在成都二水,皆长江、沱江的支流,来自西北而汇于四川的东南,就是所说的二江双流.沱旧循南隍,与长江并流向东。

唐人髙骈刚开始开凿新渠,缭出府城之北,然犹合于旧沟渠.渚者,合江旧亭.唐人宴饯之地,名士题诗往往在焉.从茀不治,余始命葺之,以为船官治事之所。俯而观水,沧波修阔,渺然数里之远,东山翠麓,与烟林篁竹列峙.于其前.鸣瀬抑扬,鸥鸟上下.商舟渔艇,错落游衍.春天的早晨或秋天的傍晚,在(合江亭上)放一壶酒,(边饮边赏),也是一城的美好景观啊。

不久长官请求记下这件事,我认为蜀郡的土地已经成了官渠,不为塘埭以居水,故陂湖汉漾之胜.比他方为少.倘能悉知潴水之利,则蒲鱼菱芡之饶,固不减于蹲鸱之助.古之人多因事以为饰,俾其得地之利,又从而有观游之乐,岂不美哉?这(个想法)或许可以书写下来给后人观看,大概因为是两江汇合而有所感慨吧。

合江亭

合江亭位于成都市府河与南河交汇成府南河之处。始建于1200年前,驶往东吴的万里征帆就是从这里启航;垒基高数尺,10根亭柱支撑着连体双亭,构思巧妙,意味隽永。拾级而上,二江风物,尽收眼底。史载合江亭于唐代贞元年间由川西节度使韦皋始建,北宋重建,并达到鼎盛,成为官民宴饮,市井游玩的热闹场所。合江桥畔亦是时人登舟出川的主要口岸,明代辟有锦官驿,清代新置船税所。

合江亭上刻的解玉双流啥意思

用水便利。合江亭上刻的解玉双流啥意思是:唐代西川节度使韦皋为成都人做实事,开凿了解玉溪,给当时的运输、市民饮水、用水带来很大便利。

合江亭的解释

合江亭的解释

古迹名。为 唐 人宴饯题咏之所。(1)在今 湖南 衡阳县 北。 唐 韩愈 有《合江亭》诗。 孙汝听 题解:“亭在 衡州 负郭,今之 石鼓头 ,即其地也。地形特异,岿然 崛起 於二水 之间 ,旁有 朱陵洞 ,亦谓之 朱陵仙府 , 唐 人题刻散满巖上。”(2)在今 湖北 宜都县 北。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 唐 路侍中 巖 ……以官妓 行云 等十人侍宴,移镇 渚宫 日,於 合江亭 离筵赠 行云 等《感恩多》词,有‘离魂何处断? 烟雨 江 南岸。’至今播於倡楼也。”(3)在今 四川 成都市 东南。传为 唐 韦皋 建。参阅 宋 吕大防 《杜工部年谱》。

词语分解

合的解释 合 é 闭,对拢:合眼。合抱。珠连璧合。貌合神离。 聚集 :合力。合办。合股。合资。 不违 背,一事物与另一事物 相应 或相符:合格。合法。 情投意合 。 应该:合该。合当。“ 文章 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时而作”。

韩愈《合江亭》原文及翻译赏析

合江亭原文:

红亭枕湘江,蒸水会其左。瞰临眇空阔,绿净不可唾。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翦林迁神祠,买地费家货。梁栋宏可爱,结构丽匪过。伊人去轩腾,兹宇遂颓挫。老郎来何暮,高唱久乃和。树兰盈九畹,栽竹逾万个。长绠汲沧浪,幽蹊下坎坷。波涛夜俯听,云树朝对卧。初如遗宦情,终乃最郡课。人生诚无几,事往悲岂奈。萧条绵岁时,契阔继庸懦。胜事谁复论,丑声日已播。中丞黜凶邪,天子闵穷饿。君侯至之初,闾里自相贺。淹滞乐闲旷,勤苦劝慵惰。为余扫尘阶,命乐醉众座。穷秋感平分,新月怜半破。愿书巖上石,勿使泥尘涴。 诗词作品: 合江亭 诗词作者:【 唐代 】 韩愈

成都怎么去合江亭

合江亭在成都的成都市锦江区府南河畔,前往此景点交通方式,比较常见的有:乘坐公交56a路、56路、68路、82路、126路、127路、343路、1093路在【合江亭】站下车步行约200米可达 。家庭、情侣、亲子等不同的出行适合不同的出行方式,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才能在保证性价比的同时,玩的开心。

参考用时:0.3小时 - 0.5小时。

简介:

成都市府河和南河交汇处的合江亭,始建于1200年前,曾经这里就是驶往东吴的征帆就是从这里启航点,如今的亭子是1989年重建的。亭子旁是仿古式房廊听涛舫,里面有现代书法家赵蕴玉为合江亭作的记。

前几年还专门建造了一条爱情斑马线,据传走过这条斑马线,未来的婚姻生活就会平平顺顺,两个人就会白头到老。附近还有一个小型的喷泉,常有新人聚在那里拍照。

每到夜晚,在灯光的衬托下,这里的风景更加的美丽。

《锦江记忆》11:亲水乐水合江亭

        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寓居成都的时候,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大家都知道,杜甫在成都住在草堂,他当年所见的是怎样一番景致呢?据南宋诗人范成大《吴船录》记载:当时的草堂东边是万里桥,桥东边是合江亭,从蜀地到东吴都要从此亭登舟。草堂靠在水边,当然能看见停泊的船只了。而从草堂的西窗,也可以看见西岭(即岷山,俗称雪山)。

         在唐代时,合江亭是繁华热闹的码头渡口,无数的舟楫停泊于此,随时扬帆驶入长江,再下东吴。遥想当年合江亭中,文人墨客们眺望着亭下江中点点白帆,品茶吟诗或送别友人,该是多么惬意和浪漫的事情啊!

         唐贞观元年(公元785年),时任西川节度使的韦皋在成都开凿了从西往东流的解玉溪,此水给城市运输、市民饮水、工农业用水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而水中的沙质细腻,可用于解玉,也促进了成都玉石业的发展。就在韦皋开凿解玉溪的同一年,他在郫江(今府河)与流江(今南河)(现统称锦江)交汇处兴建了合江亭。

         唐时的合江亭,并不是孤独地立在两江交汇处,它与张仪楼、散花楼形成了自西向东的绚丽风景线。张仪楼始建于战国晚期秦灭蜀后,相传为张仪所建;散花楼则建于隋初,两楼均在古代成都四大名楼之列,可惜都毁坏于南宋末年的战火。同合江亭一样,它们都是唐代成都市民游乐的绝佳场所。

         唐朝是**历史上比较繁荣的时期,作为西南大都市的成都自然也是歌舞升平,市民的生活都比较富足,因而“休闲”的需求也很旺盛,小小的一座合江亭显然已不能满足大家。于是,韦皋在合江亭旁边又新建芳华楼,并在楼的周围植下许多美丽的奇花异草,其中最多的是梅花。再到后来,他又在亭子周围修筑了一些阁楼台榭,这就成了唐代合江亭的最终格局,当时称为合江园,成为“一郡之胜地”,市民开始到这里游玩,合江园也就成为成都历史上最早的“市政公园”。

         晚唐时,高骈改水道使其在成都形成两江抱城的格局后,在两江交汇处的合江亭便成了贵族、官员、文人墨客宴饮吟诗的首选之处,流风所及,蔚然成景。合江亭,成为当时人们主要的交际场所、娱乐之地,无论是文人墨客吟诗作赋、迎来送往、宴请宾朋,还是普通百姓携家人在城边踏青赏花、娱乐休憩,几乎都在这里进行。

         五代时期,合江亭成为王室贵族的专用之地,这个“市政公园”就渐渐远离民间,普通百姓再也沾不上边了。到了北宋时期,整个国家战乱频繁,国事衰微,那些贵族也再没有心情去冶游取乐了,合江亭也就荒芜废弃了下来。

         南宋时,成都知府吕大防看见合江亭屋宇倒塌,梁户残缺,心中很是惋惜,于是命人修缮,作为船官治事所,以供宴饮游乐,那些消失的梅花也重新开始在此处飘香,合江亭得到了短暂的复兴。虽然此时的合江亭已经不再有唐时的辉煌,但也是成都人游乐的首选之处。

         每到冬季,梅花含苞待放时,官府的管理人员就会随时观察合江园的梅花,一旦梅开三分,也就是最适宜观赏的时候,就上报官府。官府就会邀请文人们来赏梅聚会,而普通的老百姓也欢天喜地地奔走相告,一起来赏玩游乐。陆游曾诗云:“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据考证,当年成都的梅林并不只是青羊宫到浣花溪这一段才有,而是从浣花溪一直延伸到合江亭一带。

         陆游曾在合江亭边,抒发了他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怀,他在《合江园涉江至赵园》一诗中抒发了满腔情怀:“政为梅花忆两京,海棠又满锦官城。鸦藏高柳阴初密,马涉清江水未生。风掠春衫惊小冷,酒潮玉颊见微醰。残年漂泊无时了,肠断楼头画角声。”

         此外,陆游的好朋友兼上司范成大写过很多诗篇来描述合江亭一带的美丽景致,他在《吴船录》中这样描写合江亭:“绿野平林,烟水清远,极似江南。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腊月赏梅于此。管界巡检在亭旁,每花开及三分,巡检司具申,一两日开燕,监司预焉。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

         当他离开成都的时候,友人为他送行都是从合江亭开始的,甚至还有人一直送到合江(今四川合江县)。范成大有诗云:“合江亭前送我来,合江县里别我去。”

         然而好景不长,南宋时期的合江亭并没有繁荣多久,到了兵荒马乱的南宋末年,成都在蒙古军的铁蹄下变成一片废墟,合江亭也和张仪楼、散花楼的命运一样,毁于战火硝烟之中。荒草疯长的合江亭在经历了明清以后,渐渐被人们淡忘,只在两江交汇处剩下了一小块不起眼的空地,其余地方都已被民房占据。合江亭这一废弃就是700余年。

         1989年,市政府重建合江亭。双亭顶、八角十柱、琉璃瓦飞檐,旁边是仿古式房廊听涛舫,内有现代书法家赵蕴玉为合江亭作的记。四周女儿墙将合江亭、听涛舫紧紧抱在怀中。与合江亭连成一片的风景,已经不再是张仪楼、散花楼,而是滨江公园、望江楼。但如唐宋时期一般,合江亭仍然是一个供市民游乐的开放式市政公园。

         每到**的传统大节日,就会有市民到此,放灯祈福,品茶笑谈。一盏盏莲花状的河灯在河水中星罗棋布,随波漂浮,星星点点飘移的灯光载着市民的心愿和祝福,顺流而下,为合江亭两岸,平添几分神秘动人的气氛。

         “五一”、“国庆”时,可以看见很多对新人在此地拍婚纱照,非常热闹。常常走过合江亭边,就看见新娘的婚纱飘荡,婚车穿梭不绝。在这座走过1000多年岁月的古朴亭台上,许多身着西式婚礼服装的人们在镁光灯的闪烁中露出幸福的笑颜,如此情形下,一种时代的交错感油然而生。

     (待续)

本文来自“浅时光”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36959.html

上一篇 2023-04-10 21:04:09
下一篇 2023-04-10 21:02:08

相关推荐

  • 合江亭(合江亭记全文详细翻译)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合江亭记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

    2023-04-10 21:03:07
    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