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湖南娄底是什么地方
娄底市是湖南省重要的省辖地级市。
娄底市位于湖南地理几何中心,是湘博会永久举办地,是湖南重要的工业城市,湖南能源,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原材料战略储备基地,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湘中明珠”。
辖娄星区、冷水江市、涟源市、双峰县、新化县等3县、2市,总面积8117平方公里。
娄底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地处湖南几何中心,是南北通达、东西连贯的要衢,是环长株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的重要城市。沪昆铁路和沪昆高铁横穿东西,洛湛铁路和娄邵铁路纵贯南北,成为湖南重要的“十字型”铁路枢纽。
扩展资料:
娄底一带原为少数民族杂居之地,相传先民们是**的后裔,属三苗、九黎集团,出自五帝中的颛顼。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先民们与黄河流域的华夏和东夷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但最后失败了,大部分被迫向南迁徙。
现今贵州、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很多是这一带**的后裔,剩下的部分被西汉以来不断大量南移的中原**(特别是江西人)融合、同化,从而形成今天娄底市汉族人占99.9%的民族格局。 娄底在夏商周时为荆州一隅,战国时属楚的范围。
秦统一**后,娄底正式列入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的多民族国家秦的国土,隶属长沙郡,成为华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但饶有兴味的是,境内是两种行政管理状态并存,即在东南较平坦的地方大部分为秦所归化,而在西北一带,居民依然“椎髻徒跣,断发纹身,耕田有邑”,水行山处,不服王化,人称“梅山蛮”。其基层组织与秦的亭、里、什大不相同,称为峒。
相传有十峒,为首者称“左甲首领”、“右甲首领”或“峒长”、“峒主”。峒民有扶、苏、向、兰、青、赵、卜以及为逃避战祸迁入梅山定居的外姓陈、邹、刘、罗等姓,他们不为秦的行政所属,俨然独立王国。
并且,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北宋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在此过程中,历代封建统治者一方面对梅山地区采取封锁政策,实行封边禁垦,不准汉、峒互通往来,一方面频繁兴兵征讨。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宁太宗派兵围攻梅山,俘斩峒民数千;次年又调兵镇压,俘斩峒民两万。
但是,“梅山蛮”奋起反击,从未屈服过。宋仁宗开始对“梅山蛮”采取怀柔政策。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潭州知府刘元珍派人入梅山,招抚峒民400余人。嘉佑末年(公元1063年),益阳知县张颉向朝廷建议经营开拓梅山,取消不准峒民耕种与益阳接界之地的禁约。
宋神宗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湖南转运副使范子奇奏请朝廷,对“梅山蛮”“宜臣属而郡县之”。蔡煜继为湖南转运副使后,又奏请朝廷,主张对“梅山蛮”“使为士民,口授其田,略为贷助,使业其生,建邑置吏,使知有政”。
宋神宗采纳臣下意见,派专使进山言和。这年十一月,梅山正式归附北宋中央王朝。宋籍其民,得主客14809户,19089丁(成年男子),田260436亩,并在梅山设上、下两邑。上邑为“新化”,取“王化之新地”之意;下邑为“安化”,取“人安德化”之意。
新化县成为娄底境内最早的建制县,在宋代隶属邵阳郡,元代属宝庆路,明清属宝庆府。娄底境内的其他县市,双峰一带,秦时属长沙郡的湘南县,汉代以后长期属湘乡县地。
涟源一带,秦至东晋时大部分地域分属湘南、连道、湘乡、昭陵等县,北宋以后,其全部地域便长期分属湘乡、邵阳、安化、新化四县。娄星区一带从汉代开始,就一直为湘乡辖地。冷水江一带在宋以前属“梅山蛮”地,宋以后长期属新化县地。
1977年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涟源地区(1982年12月更名为娄底地区,1999年1月改为地级娄底市),从此,娄底崛起湘中,辐射三湘,开始了新的历史纪元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娄底
娄底市人民政府-历史沿革
娄底地区包括哪几个市
截至2019年8月,娄底市包括冷水江市和涟源市,具体介绍如下:
1、冷水江市
冷水江市地处东经111°36’40”~111°36’40”与北纬27°30’49”~27°50’38”之间,为湖南几何中心。
冷水江市东距上海1600公里,南距广州700公里,距省会长沙210公里。湘黔铁路横贯市境东西,东靠南北大动脉洛湛铁路,上瑞高速公路擦境而过,资水蜿蜒流经市区,规划中的太(原)澳(门)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2、涟源市
涟源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涟水上源,西起东经111°33′的三甲乡硐下村,东至东经112°2′的金石镇江边村,南起北纬27°27′的荷塘镇左湾村,北至北纬28°2′的伏口镇梅湾村,南北最长65公里,东西最宽40公里,总面积1897平方公里。
市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与娄星区、双峰、邵东、新邵、新化、冷水江、安化、宁乡等8个县市区相邻。
扩展资料
娄底市的历史沿革:
1949年,新**成立初期,娄底境域隶属益阳专区和邵阳专区。1952年02月,经国务院批准,湘乡、安化、邵阳、新化4县部分行政区域置双峰县、蓝田县(7月更名涟源县)。
1960年02月,设立娄底市和冷水江市,隶属邵阳专区。1962年10月,撤销冷水江市和娄底市,分别并入新化县和涟源县。1969年10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冷水江市。
1980年07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娄底市,将涟源县的娄底镇和杉山公社的东风、民福大队及西阳公社的方石、水洋大队、百亩公社的思塘大队划入该市行政区域。1982年12月,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
1983年02月8日,国务院批复撤销娄底地区的娄底市,改设为湘潭市娄底区(县级),双峰、涟源县划归湘潭市管辖;撤销冷水江市,改设为邵阳市冷水江区(县级),邵东、新邵、新化县回归邵阳市管辖。但并未实施,娄底地区名撤实存。
1999年01月,经国务院批准,娄底撤地设市,原县级娄底市改名为娄星区。所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双峰县、新化县行政区划不变。
参考资料来源:娄底市人民政府-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娄底
娄底市是哪个省
娄底市是湖南省。
娄底别名星城,娄底市位于湖南的地理几何中心。北接益阳市,南接邵阳市,西临怀化市,东临湘潭市。娄底隶属于湖南省辖地级市,全市总面积8117平方千米。截止2021年5月14日娄底市下辖2县2市3区,娄底市户籍人口为448.49万人(2021年)。
娄底是湖南省最年轻的地级市,是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湘中明珠”。娄底境域春秋战国时期属楚国,三国时分属衡阳郡、昭陵郡。新化县成为娄底境内最早的建制县,在宋代隶属邵阳郡。
湖南简介
湖南省简称“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长沙,界于北纬24°38′~30°08′,东经108°47′~114°15′之间。东临江西,西接重庆、贵州,南毗广东、广西,北连湖北,总面积21.18万平方千米。
湖南地处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向江汉平原过渡的地带,地势呈三面环山、朝北开口的马蹄形地貌。由平原、盆地、丘陵地、山地、河湖构成,地跨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截至2021年5月,湖南省下辖14个地级行政区,其中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共有36个市辖区、19个县级市、60个县、7个自治县,合计122个县级区划。403个街道、1138个镇、309个乡、83个民族乡,合计1933个乡级区划。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湖南
娄底属于哪个市?
湖南省娄底市辖区。
娄底文化厚重,人杰地灵。是被后世尊为“战神”的中华民族三大始祖之一蚩尤的故里,是湖湘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境内山清水秀洞奇,自然人文景观竞相辉映,有梅山龙宫、曾国藩故居、紫鹊界梯田三个国家级4A旅游景区,有大熊山、龙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湄江等精品旅游景点70多处,是湘中独具特色的新兴旅游目的地。此外娄底拥有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荣誉称号。
娄底属于哪个城市
湖南省。
娄底市是湖南省辖地级市,别称星城,据传天上二十八星宿中的“娄星”和“氐星”在这里交相辉映,故而得名。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倾斜;西部山峰雄伟,地势险峻,海拔较高;东部地势逐步降低,地形起伏平缓,海拔较低。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既具季风性,又兼具大陆性。总面积8117平方千米,辖1区、2市、2县。
建国初期,境域隶属益阳专区和邵阳专区。
1950年6月,设立锡矿山矿区(县级),直属邵阳专区。
1952年8月,撤销锡矿山矿区,划归新化县管辖。
1960年2月,设立娄底市和冷水江市,隶属邵阳专区。
1962年10月,撤销冷水江市和娄底市,分别并入新化县和涟源县。
1969年10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冷水江市。
197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邵阳地区析置涟源、邵阳两个地区。涟源地区辖新化、新邵、邵东、双峰、涟源5县和冷水江市,地区机关驻涟源县娄底镇。
1979年3月,改称涟源地区行政公署。
1980年7月,国务院批准恢复娄底市,将涟源县的娄底镇和杉山公社的东风、民福大队及西阳公社的方石、水洋大队、百亩公社的思塘大队划入该市行政区域。
1982年12月,涟源地区更名为娄底地区。
1983年2月8日,国务院批复撤销娄底地区的娄底市,改设为湘潭市娄底区(县级),双峰、涟源县划归湘潭市管辖;撤销冷水江市,改设为邵阳市冷水江区(县级),邵东、新邵、新化县回归邵阳市管辖。但并未实施,娄底地区名撤实存。
1983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娄底地区及其行政公署,娄底市、冷水江市、双峰县、涟源县、新化县归娄底地区管辖,原所辖邵东、新邵两县划归邵阳市管辖。
1987年6月,国务院批准涟源撤县建市,所辖行政区域不变。
1987年11月1日,正式成立涟源市。
1999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娄底撤地设市,原县级娄底市改名为娄星区。所辖娄星区、涟源市、冷水江市、双峰县、新化县行政区划不变。
本文来自“轻颦浅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46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