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照片(宋氏三姐妹)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宋氏三姐妹谁最漂亮?

民国宋氏三姐妹倾国倾城,好多历史爱好者都喜欢问一个问题,宋氏三姐妹谁最漂亮!今天收集了三姐妹年轻时的照片,对比一下就一目了然!下图是宋庆龄年轻时的照片,虽然是黑白照片。但是气质依然藏于眉宇间!简直就是东方维拉斯有木有?

宋庆龄照片(宋氏三姐妹)

下图是宋氏三姐妹的照片,左一为宋霭龄!中间为宋庆龄;可见,宋霭龄在年轻时容貌算是三姐妹中较差的雹郑!

最后来看看宋美龄年轻时的照片。个人看来,虽然宋美龄的这张照片也是非常的不错,非常的漂亮。

下面都是宋氏三姐妹的合照,通过对比最容易看出问题!左边是年轻时三姐妹的合照,右边是中年时三源银颂姐妹的合照!无论怎么看,都会觉得宋庆龄看上去更加的儒雅,而宋美龄看上去更加的活泼;中间的宋霭龄则看上去稍显黯淡无光!

总的说来,肯定搏宽是三姐妹都相当不错的!但是命运却有着非常的不同!美若天仙的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先生,而在其三十岁出头的时候,孙文去世。等待着她的是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单身生活!下图是宋庆龄身穿孝服和孙文的后代在一起的照片。

宋氏三姐妹嫁的都是非常的不错;不过都是政治婚姻,这算不算当时那个家族女人们的悲哀!下面是孙中山和宋庆龄结婚照,以及蒋介石和宋美龄的结婚照。

多的对比就不说了,说谁最漂亮其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有很多人偏好的排位是宋美龄最漂亮,宋庆龄其次,宋霭龄再其次。

宋庆龄究竟有多美?

宋庆龄非常的美。但我认游虚为她的这种美还是来源于她非常的有亏察内涵。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一种气质神空燃美。

宋庆龄什么时候去美国留学的?

宋庆龄1893年生于上海,1907年①去美国求学,那时还不到15岁。她先在新泽西州萨米特市一所高中上学,不久就到南方,入佐治亚州梅肯市威斯里安学院。她在**里还有一个名字“洛士文②·宋”,她的亲密朋友则称她“苏西”——对她的姓氏英文拼法简化而来的昵称。那个带点浪漫色彩的名字“洛士文”后来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消失了,但另一个朴素的名字“苏西”,她却继续经常用于给新老好友们英文信的署名,直到生命的终结。 ①她赴美求学的年份常被写作1908年。这是她进威斯里安学院的年份,在此之前她在萨米特市上过一段时间学。 ②此名英文为Rosamonde,现音译为“罗莎蒙德”,但过去译作“洛士文”,各种史料中均用此译法,故仍其旧。——译者 前面所说的那张照片,就是她20岁在威斯里安毕业时的照片。它同她后来的许多照片不一样,那些照片给人的印象是一位娴雅——有时显得柔弱——美丽的女性。但如果仔细看,人们也能感觉到那种内在的力量。这种坚强的力量在那张毕业照里表现得最早、也最明显,所以它被选来作为向读者介绍宋庆龄的第一张照片。 当然,年轻时的面容,不论如何显示本性,不能说明一个人的一生。性格可能改变,有时会改变得很厉害。但宋庆龄性格中的力量却是始终不变的核心。 力量有各式各样,特别从后果来看是如此。她的妹妹宋美龄和姐姐宋霭龄,她们的坚决不下于她——前者后来嫁给了**的独裁者蒋介石,后者则成为蒋的财政部长、聚敛自肥的孔祥熙的妻子。但正如30年代在她们的同胞们中间所流传的那句话说的那样:宋氏三姊妹中,一个爱权、一个爱悄野钱、一个爱国——这最后一个指的是宋庆龄,她爱国爱人民。她的声望来自她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的战斗经历。至于说到财富,她是一无所有的。 在拍摄毕业照那个时候,宋庆龄已经显示出她未来的品质和人格。从校刊中不难看到有关她的兴趣和才能的线索。校刊里一般都会写明每个毕业生的课外活动和所得奖励。关于宋庆龄是这样写的:“1912—1913年,校刊《威斯里安》文学编辑;舞蹈戏剧社社员;哈里斯文学社通讯干事”。更引人注目的是照片旁的题词:“从她的两眼和额头流溢出内心的光彩”。①一个人能从同学中引发出如此富有诗意的文辞一定是很不寻常的——不只是给人印象深刻,而且热诚、受人喜爱。她确实是这样,而且将始终是这样。 ①关于采自威斯里安学院出版物和档案的材料,本书作者首先要感谢他的朋友、《**建设》老同事张彦,张在1981年担任《人民日报》搭高驻美记者期间曾赴梅肯市收集有关宋庆龄的史料。还要感谢纽约州立思派亚学院的A.汤姆·格伦斯菲尔德教授、西佐治亚学院的乔纳森·戈尔茨坦教授以及北京宋庆龄基金会研究室的傅伍仪和张爱荣女士,她们去访问了威斯里安学院和新泽西州萨米特市,带回了更多材料。 她在校刊《威斯里安》上发表的文章反映了许多她当时的看法。其中最突出的是爱国主义。 在1911年发表的《受外国教育的留学生对**的影响》①一文中,她写道,**人出国留学的目的应该是“把一切有价值的、好的东西学到手”,以便带回国去“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重大问题”。确实,她还幻想现存的君主政府——它直到这时才装出一副赞同现代化的样子——会实行某些积极的改变。而且她认为,国家的复兴和进步只要增加受过西方教育的“较好阶级”出身的青年的人数并让他们有所作为就可以达到。他们将成为行政和技术进步的传送者和教育者。他们将带头废除妇女缠足、男子留辫等陋习、消除最恶劣的贫民窟式的居住条件,作为前进的起步。 ①见《威斯里安》(英文),1911年11月出版,第42—44页。这是她在校刊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显然是在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辛亥革命前写的。她署名宋庆龄(“庆”字的英文拼法稍有不同),可见她的父母虽给她取了“洛士文”这个英文名字,她的同学也这样称呼她,她自己在正式的场合(如载入**纪录的正式发表的文章)却不用。 这是她写的第一篇政治评论,那时才18岁。她是在西方受的教育,对西方的一些体制和方式是称赞的。即使如此,宋庆龄坚定地立足于本国。她深信,**的革新只能是**人自己的事——他们用自己的才智和努力是能够完成的。她对**的落后状态感到愤慨,但她没有丝毫民族自卑感;她非常赞成向别人学习,但她一点也不认为有必要请外国知运尺人来当指导或者监督。她也从没有——不管是当时或以后——表示过任何想要移居国外的念头。她回国后近70年的生涯中,除非是在政治上被迫或者是为了实行她的政治信念,她从未离开过**,不得已或有必要出国也都尽快回来。1949年前,曾有几次出国的计划,由于蒋介石政权的阻挠而未实现。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她担任了高层公职,多次出国正式访问。但她从未为消遣或游览出过国。直到最后,到了暮年,她才说想再去少女时代生活过的一些地方看看,同仅存的几位当时的好朋友见见面,但这时她的年纪已经太大了,身体也不行了。 尽管民族自尊心在宋庆龄身上是如此根深蒂固,她始终没有一点排外思想。她在一生中都广泛阅读英文及其他外文出版物,并且同许多外国友人联系或通讯。 她的父亲宋耀如(英文名字是查理·琼斯·宋)很早就倾心于孙中山的共和思想。从这一点看来,她毫无根据地期望清朝政府会进行改良似乎有点奇怪。但可能当时她的父亲没有把他的思想以及同孙中山的关系告诉她,因为这是很危险的。另一种可能是,她的文章同她的姨父温秉忠的地位和观点有关系。正是这位在清朝政府驻美留学生监督处任职的姨父把她带到美国来的。 不管什么原因,在那一年的辛亥革命骤然胜利之后,改良主义色彩在宋庆龄的文章里就从此消失了。她对辛亥革命胜利的反应是热情爆发。“她的同学们谈到她在收到父亲寄来的共和国新国旗①后就站在椅子上扯掉墙上那面清朝的龙旗,把它扔到地上,用脚去踩,兴奋地大喊‘打倒龙!高举共和国的旗帜!’”② ①《来威斯里安上学的**姊妹》(回忆录摘要),载《威斯里安校友通讯》(英文),17卷1期(1941年2月出版),第4—8页。 ②指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初成立时的国旗。——译者 在几个月之后写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①一文中,充满了她的欢乐的声音:“这一非常光辉的业绩意味着四万万人民从君主专制制度的奴役下解放了出来……压迫导致了这场奇妙的革命……” ①载《威斯里安》1912年4月号,第206页。中译文曾载《**建设》杂志中文版1983年5月号,张珏翻译。 男人头上的辫子是令人厌恶的、屈服于清朝统治的明显标志,也是**落后于现代世界的象征。现在,这些辫子正在革命的剪刀下如秋风扫落叶似地纷纷落下。亟待解决的许多重大问题要比剪辫子复杂得多。但宋庆龄满怀信心:“我们坚信,**人能够明智地、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在这里又一次流露出她对国家和人民的自傲感。 她不无夸张地写道,“革命已给**带来了自由和平等”。但她看到更远的目标,“博爱是人类尚未实现的理想……”、“缺少了兄名情谊,自由就没有牢靠的基础;在人们还没有彼此以兄弟相待之前,真正的平等也只不过是梦想”。 这个姑娘高兴地默想,她自己的国家将首先达到这样一种境地:“指出通向博爱之路的任务可能就落在**这个最古老的国家身上……拿破仑·波拿巴说过,‘一旦**动了起来,她将推动整个世界。’……多少世纪以来,**人一直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以它众多的人口和对和平的热爱……必将推动那个人道主义运动,即实现世界和平,使权利无需依靠军队和‘无畏’战舰作后盾”。在国际事务上,她还没有用革命变革的眼光去分析问题。她天真地写道,“一切政治分歧都将最后由海牙法庭来裁决。” 世界和平以及**在实现这一目标中的作用后来一直是她漫长的一生中所最关心的事情,此外就是国家复兴和社会公正。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目标、为此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斗争,她当时还不清楚。这对于一个如此年轻和缺乏生活经验的人来说,在当时当地的条件下是难以避免的。重要的是,她以后逐步建立起一个个信念,并且一旦树立,就永不后退。正是在这些信念的激励下,在**和世界历史后来的艰危进程中,她挺身进入无数艰苦的战斗。 对妇女和劳动人民的关心是她终生不渝的另外两大特征,在大学时期也已表露出来。 在《现代**女性》①一文中,她说妇女教育在旧**只是为少数出身高贵的妇女办的,而现在则正在普及。取得**毕业文凭的女性正在开始考虑她们有责任去为公共福利而工作。她们追求在知识界的地位不是为了进入脱离社会的“上层圈子”,或者成为“被人供奉起来”的精神贵族。年轻的宋庆龄接着写道,妇女们正在要求普选的权利,因为“要使人类的一半提高起来是不可能的,除非同时把另外一半也提高起来。”她预言,“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的女性将“在各方面都比得上男性”。 ①载《威斯里安》1913年4月号,第160页。据查证,此文是在辛亥革命前写成的,但因某种原因压了很长时间。 在这篇文章里也有一些陈旧的东西,比如,她说**妇女“天性驯顺胆小”。她对**教精神、甚至对旧的封建政府立意维新,说了不少称赞的话。这个年轻作者在希望**也会产生一批像英美的“潘克赫斯特①和贝尔蒙特②”那样坚定的女权运动者时,提出了一个调和的附加条件;**女权运动者所用的方法应该同那些西方的斗争派不同,她们应该实行这样一个口号:“要妇女的权利,但不要男人那种好勇斗狠。” ①潘克赫斯特夫人(1858-1928)是有战斗精神的英国女权运动者,斗争40年,多次入狱,至去世时终使英国妇女获得完全平等的选举权。其女哈里特·洛克赫斯特(1880-1958)亦为女权运动之佼佼者,主张用激烈手段争取英国妇女参政权,1903年与其母共建妇女社会与政治联盟”,1905年曾被捕入狱。A.E.S.v. ②贝尔蒙特(1853-1933)为美国女社会名流,积极参与女权运动,曾创建纽约妇女参政机构“政治公平联盟”。——译者 但在宋庆龄思想中,有一种看法是已经明确的,那就是:**妇女的解放是整个民族解放的不可分离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过来,**的民族解放也离不开妇女的解放。后来,她不再期望在老的政府形态下妇女或整个国家会获得有效的进步,转而支持争取妇女权利的斗争并把它作为革命斗争的一部分,这一革命斗争是她的被欺凌的祖国和人民中占大多数的被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不分男女——所进行的。 在《阿妈》①一文中,她怀着敬爱之情叙述一位社会地位低下以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的女仆。虽然目不识丁,这个女仆却熟悉自己民族的传统,有头脑,很能干——“她很会说话,随便什么事都做得很成功”。年轻的宋庆龄是在富裕人家出生的,迄至当时所能接触到的劳动妇女只有女仆,但她已能把她们看成同自己平等的人,认为她们的品格是值得钦佩的,她们的潜力是不可**的。 ①载《威斯里安》1913年4月号,第164页。 60年以后,宋庆龄多年的贴身女侍李姐(李燕娥,她的身世同《阿妈》中所写相似)比她先4个月去世。那时宋庆龄已是世界上地位最高、最受尊崇的女性之一,但她却亲自安排,要把李姐葬在她自己将来的墓地上,位置一样,连墓碑大小也一样。事情后来就是这样办了的。今天,她们一同长眠在上海的宋庆龄纪念公园里。 宋庆龄在美国的居留到1913年8月结束,这位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启程回国。 在太平洋邮船公司的“高丽”号上,她曾给教过她的老师哈泽德夫人写过一封信,原信保存至今。①这信是从8月14日在船上开始写的,直到9月12日才在加了一段附言之后在日本神户寄出。 ①这封信的笔迹清楚有力,她一生中的字迹都是如此。张彦在访问威斯里安学院时得到了一个复印件,并热心地提供给本书作者使用。 这封信的两个部分(主体和附言)很不一样,其不同的程度有如她已离开的那个环境同她正要进入的那个环境之间的差别——前者是安静的梅肯校园,后者是动荡的**革命。从孙中山在日本的流亡地,也就是**革命的临时指挥部看来,革命正进入第二阶段。 信的头六页是在旅途中写的,是一个生气勃勃、交游广阔的大学生一口气写下来的旅行随笔:“现在我正航行在太平洋上,过得非常快活。……我在6月22日离开波士顿去加利福尼亚……我在伯克利〔**)代理公使夫人(我家的朋友)家里度过了愉快的两周。驻旧金山的总领事正巧是我温姨父在大学里的好朋友,他们一起为我安排了一个很有趣的日程。 “我游览了所有有趣的景点,成天不是宴会就是看戏,直到我习惯于这种高级的生活——和简单的头脑(?)。在**留学生招待会上,我又是‘贵宾’……我上船时,发现船舱里装饰着鲜花,堆满了各种报刊和水果。我真觉得自己成了要人了。” 这番自我嘲讽的话表现了她在当时及以后都能客观地、自得其乐地看待自己。她的这种有点调皮的幽默还可以从她对旅伴们和船上活动的评述中看到。比如她写到由一个夏威夷乐队伴奏的舞会:“就连传教士也来参加了一呵!一当然只是作为观众。”这个来自威斯里安的姑娘是严肃的,但不古板、也不显得道貌岸然。 她对家庭的感情是浓重的。“再过五天,我就要在横滨见到父亲——也许是全家人了!时光怎么过得这样慢呀!” 接着,语言转得严肃一些。“我带着一封给孙逸仙博士的信……在**,局势正在变得严重起来,我猜想我们大概将不得不在日本呆一段时间,因为即使在‘不许插手’的上海①,也不安宁。” ①上海的外国租界在**时局发生混乱时往往可以免于波及,所以这里这么说。 但她觉得她回家乡的时间不会延误太久,所以她写下了复信的地址:“上海东余杭路628号”。她还说,想重访美国。“如果不是更早一些,那末我希望在1915年的巴拿马博览会上①会见到你。” ①指191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参加了这次博览会。 在9月12日写的那段附言里,她主要谈的是她在日本上岸后所听到的日趋**的**政治风云。“战事还在**进行,我们因为是南方领袖孙先生的亲密伙伴,所以目前在**是不安全的。” 在宋庆龄的《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事件》一文中那种万事大吉的幸福感已经烟消云散了。不到两年前,她曾为中华民国国旗的升起自傲地欢呼。现在,在这面旗帜下正在进行内战。在旧势力的压迫和欺骗下,孙中山把临时大**的职位让给了军阀袁世凯。这个前清王朝的总督是在眼看王朝摇摇欲坠的时刻,怀抱野心,投机共和的。 宋庆龄在这里所说的战事是指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因为袁世凯违背了他所作出的保证,并对一些革命派实行暗杀。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下令逮捕孙中山本人。孙中山被迫流亡。 正是在孙中山和**革命的命运看来处于最低点的时候,宋庆龄在回归祖国途中、在走向她自己未来目标的路上,在日本上了岸。

宋庆龄年轻时有多美?

宋庆龄出生于1893年1月27日的上海,她的父亲宋嘉树是民国实业家,财力雄厚。母亲倪桂珍则是名门闺秀,并且还是**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的后裔。所以说,她们三姐妹本身都是名笑搜媛,后来嫁的不凡也是情有可原。兄升扰不过对于妹妹宋美龄来说羡旦,当时家里却并不支持她和蒋介石的婚姻,主要的原因还是觉得蒋介石是一介武夫,身份有一点特别,反观宋美龄这边,出生在书香家庭,从小就接受了先进的教育,因此无论是在相貌上还是在文化上都是十分出众,不过家里人还是阻挡不了俩人之间的感情,最后宋美龄也是嫁给了蒋介石,对于姐姐宋庆龄来说,这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后来,也正是因为有了宋美龄的支持,宋庆龄才顺利的嫁给了孙中山。和妹妹宋美龄一样,宋庆龄也是十分出众的女性,那么她年轻的时候到底有多么美呢?作为名门出身,宋庆龄从小就要学很多的东西,比如中文、英文、演讲、打字、油画、弹钢琴等等。而且宋家对于孩子也不溺爱,早早的就被送进了寄宿**,培养集体生活训练。于是,少女时期的宋庆龄便德才兼备、琴棋书画样样精通。通过一张摄影师拍摄的黑白老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宋庆龄年幼时专注于读书的脸,稍显稚嫩但气质脱俗,仅仅是黑白照片就这样了,真人不知道要有多好看呢。

而宋庆龄与孙中山先生之间的爱情,更是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她对孙中山的感情,可以说是从年幼的崇拜之情转为长大后的爱情,所以说是既浪漫又大胆的。1913年的时候,宋庆龄大学毕业回到国内,第二年9月大姐宋霭龄与孔祥熙结婚,彼时她是孙中山的秘书。婚后,她便推荐了刚毕业的妹妹来接替工作,孙中山也同意了。宋家的三姐妹,能力一个比一个强,宋庆龄就这样成了孙先生的秘书。后来,两个人在朝夕相处中才逐渐热恋,但整个宋家,支持她恋情的也只有三妹宋美龄。

作为一个女人,宋庆龄可以说把自己的一生都寄托在了孙先生的身上,她对幸福的婚姻心存感激,但对于丈夫先行一步离开她,又感到无比惋惜。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因病去世,这对于宋庆龄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但她在万分悲痛中肩负起了丈夫遗志,九一八事变后,她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和崇高威望,架起了沟通的桥梁,为抗日统一战线做出努力。1932年,在一二八事变后,她又多次去前线慰问将士、伤兵。看着国人被打击,对抗战缺乏信心,她又写下了《**是不可征服的》。

解放后,她又不辞辛苦地去各地视察,从工厂到农村再到部队,都留下了她的身影。可以说,宋庆龄的一生都是跟群众联系在一起的,和人民心连心。所以她的美其实并不单是外表,而是心灵,宋庆龄有着一颗对人民纯粹的心灵,而这种美远胜过于外表的美丽。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逝世,按照她的临终遗言,骨灰葬在了万国公墓她父母的旁边。可以说,宋庆龄跟她的丈夫孙中山是夫妻,是朋友,亦是战友,他们相濡以沫,只可惜未能相伴终生。

本文来自“取一盏清酒”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46562.html

上一篇 2023-04-12 16:13:08
下一篇 2023-04-12 19:26:14

相关推荐

  • 宋庆龄照片(宋氏三姐妹)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宋氏三姐妹谁最漂亮?民国宋氏三姐妹倾国倾城,好多历史爱好者都喜欢问一个问题,宋氏三姐妹谁最漂亮!今天收

    2023-04-12 16:02:06
    233
  • 三姐妹去泰国旅游 三姐妹去泰国旅游的说说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谈谈三姐妹去泰国旅游,以及三姐妹去泰国旅游的说说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一定要收藏好本站喔。今天给各位分享三姐妹去泰国旅游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三姐妹去泰国旅游的说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

    2023-03-05 17:46:30
    184
  • 三姐妹索要母亲退休金完整版(三姐妹要母亲十年退休金)

    目录: 1.三姐妹索要母亲退休费全部 2.三姐妹出嫁多年索要老母亲退休金完整版 3.三姐妹索要母亲十年退休费 4.三姐妹索要母亲十年退休费完整视频 5.三姐妹要母亲十年退休金 1.三姐妹索要母亲退休费全部 前年我们母女仨在深圳过冬天,打算四月回老家三月初没事在网上淘了3张深

    2023-01-20 11:56:33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