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开元寺内的宋代石塔叫什么
开元寺内的宋代石塔叫开元寺石塔,也叫开元寺东西塔。
福州开元寺石塔,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尚宾路外贸宿舍的院子内,与开元寺寺院仅一墙之隔。该塔高约7米,塔身宽2米,七层八角,层层收分,每层雕有8尊坐佛,共计56尊佛,佛像雕塑依稀可辨,佛底均雕有菱形图案。石塔周围地基抬高,致使塔底层陷于地下,底下两层已被砌上水泥加固。
南宋嘉熙元年建;东塔名镇国塔,南宋淳祐十年建,双塔相距约200米,对峙在大殿前,与大殿鼎足而立,是城市的重要景观。
石塔外形
双塔全部用石材建造,仿木构楼阁式,皆八角5层,形式几乎完全相同,仅高度和斗拱略有不同。西塔高44.06米,东塔高48.24米,基台是扁平而宽的须弥座,上多雕饰,平面八角,四正面砌台阶,座周护以简洁石栏。
各层塔身之间有腰檐,但无平座,每面1间,在转角处砌角柱,柱间刻阑额、斗拱支承腰檐。4个相向面开门,另四面设佛龛,各层门、龛位置上下交错,门、龛侧均有立柱和横枋,并在壁面浮雕佛教造像,腰檐也用石材雕出角梁、板桷和筒、板瓦的屋面,檐角起翘明显。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福州开元寺石塔
福建省泉州市开元寺内的什么塔是宋代石塔
福建省泉州开元寺石塔也叫开元寺东西塔。
开元寺东西塔是**现存最早的一座石塔,是**寺庙古建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式和雕刻工艺可以看出,**的石雕雕刻工艺都可以说得上精美绝伦了,如此高大精美的石塔,都靠着人们纯手工雕刻,而且保存最久又如此完好。可见惠安石雕在石雕行业的雕刻工艺从**四大石塔-开元寺东西塔,就可以见证。
双塔全部用石材建造,仿木构楼阁式,皆八角5层,形式几乎完全相同,仅高度和斗拱略有不同。西塔高44.06米,东塔高48.24米。基台是扁平而宽的须弥座,上多雕饰,平面八角,四正面砌台阶,座周护以简洁石栏。
开元寺东西塔的历史沿革
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公元865年),初为木塔;南宋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易为砖塔;嘉熙二年至淳祐十年(公元1238年-1250年),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岩石塔。仁寿塔,始建于五代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初为木塔。
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年-1189年)易为砖塔;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年-1237年),改为现存的八角五层楼阁式仿木构的花岗岩石塔。两塔塔座均作须弥庄形,塔每层开四门设四龛,门龛位置逐层互换。
外有平座扶栏,游人可环塔远眺近瞩。塔顶有刹,刹尖高托澳金钢葫芦,映日闪闪发光。八条铁链从塔刹上盘斜系于八个角脊,每个角脊下还悬挂小铜钟,全塔共四十个。塔心为八角形实心体,每层修有楼梯,供游客上下。
塔每层的门龛两旁有武士、天王、金刚、罗汉等浮雕像计八十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塔须弥座束腰部有三十九幅青石浮雕佛传图,故事多取材于佛经及古代印度的民间神话传说,然后用绘画雕刻的手法表现出来,更显得生动、精致、珍贵。
定州开元塔的历史
定州开元寺塔位于定州城内南门里东侧,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
《定州志》载:“开元寺僧会能,尝往西竺取经,得舍利子,宋真宗咸平米年(公元1001年)始建塔。
会能懂其役,伐材于嘉山,至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始成。”
塔全部为砖木结构,平面八角形,十三层,高84.2米,平面由两个正方形交错而成。
比例匀称,外观秀丽。
塔有四个正面辟券门,其余四面设假窗,雕几何形窗棂;塔内每层均有梯级,两层之间形成八角形回廊。
塔内有佛龛、彩绘。
当年,宋辽对峙定州处于宋国北疆,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宋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了望敌情,据《定州志》载:“盖筑以望契丹”,故又有“料敌塔”之称。
开元寺塔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10多次地震,清光绪十年(公元1844年)6月,塔的东北面从上到下塌落下来,破坏了这一雄伟古建的完整,但至今依然挺拨屹立。
建国后,国家多次对塔进行全面修缮。
定州塔现已对世界游人开放。
位于定州市内的开元寺塔,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一座砖木结构古塔,有“中华第一塔”之称。
从京广铁路乘火车,或从京深高速公路乘坐汽车,都可遥看它那高耸入云的雄姿。
前人曾有诗赞叹此塔之高:“每上穹然绝顶处,几疑身到碧虚中。”
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初年,因建于开元寺内而得名,因它位于定州城内,又俗称定州塔。
据文献记载,宋朝初年,开元寺僧会能奉旨到西天竺(印度)取经,得到佛教中传说的舍利子回来复命。
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宋真宗下诏,命在定州开元寺内建塔纪念,到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建成此塔,历时55年。
据《定县志》记载另有一说:此塔始建年份相同,但建成于乾兴元年(公元1022年),至和二年为重修之年,按此说修建时间当为22年。
1961年定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泉州开元寺东西塔介绍
东塔名“镇国塔”,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至嘉熙二年(公元1238年)本洪法师才易砖为石,后由法权法师,天锡法师继造,前后经十年才完工。
东塔通高48.24米,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 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稳固的基础,配置着符合力学原理的坚实塔心,使这座重达一万多吨的建筑物虽经历 700多年风霜雨露而巍然不动。公元1604年的八级地震也无法动摇动它的根基。
石塔不但坚固无比,而且造型精致。塔檐呈弯弧状向外伸展,檐角高翘,使塔身有凌空欲飞的态势,显得轻盈。每一层各设四个门和四个龛,逐层互换。这样既平均分散重力,又可使塔的外型更加生动和美观。每层塔檐角各系铜铎一枚,微风吹动之时,铎声叮咚,悦耳怡人。东塔已于 1997年人选全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西塔名仁寿塔。五代梁贞明三年(公元917年)王审知由福州泛海运木来泉州建此塔,初名“无量寿塔”。北来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奏请赐名“仁寿塔”,前后经毁坏与重修多次,易木为砖,至宋绍定元年至嘉熙元年(公元1228--1237年)由自证法师易砖为石,先于东塔十年建成。西塔通高44.06米,略低于东塔,其规模与东塔几乎完全相同。
泉州开元寺石塔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从石塔的建筑规模、形制和技艺等方面来看,都可以说得上精妙绝伦。它既是中世纪泉州海外交通鼎盛时期社会空前繁荣的象征,也是泉州历史文化名城特有的标志。
开元寺内的什么塔
开元寺塔,又名“料敌塔”。
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城内,建于北宋,是**现存最高的砖塔,高84米。
开元寺塔为八角形砖塔,十一层,高84米,是宋塔中最高的一座。塔身为白色,四面辟有塔门。顶部雕有忍冬覆钵,上有青铜塔刹。由于塔身宽大,整体采用穿心式与回廊式结构结合,是北方唯一一座采用穿心式结构的塔。
塔内有方形小室直通塔顶。底层正东辟有券门。塔内原有木梯可以攀登,现已毁。塔身各层均辟券门。第四层东门两侧饰有假窗。一至六层有斗拱,整个宝塔构造风格酷似西安小雁塔,古朴庄严,气势宏伟。
历史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因开元寺僧人会能往天竺取经,得舍利而归,宋真宗下诏建开元寺塔,工程浩大,共历时55年,至至和二年(1055年)方建成,故流传有“砍尽嘉山木,修成定州塔”的民谚。
因当时定州地处前沿,军事地位十分重要。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瞭望敌情,故又名料敌塔(或了敌塔)。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5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