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新增两例输入型病例,原定3月30日开学时间会继续延长吗?
其实这问题领导比你还慌。昨天才发布开学日期,今天就看到了新增两例境外输入,心塞啊!
应该不会影响到原定开学计划。先来看新增输入型病例的具体情况:江苏省卫健委3月22日发布,3月21日0-24时,江苏省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其中,苏州市1例(泰国输入),宿迁市1例(英国输入。
1⃣患者1,现居苏州,此前赴泰国培训,3月12日自普吉岛出发至上海入境,乘朋友私家车回苏州进行居家隔离。18日出现症状,由120救护车转运至医院隔离。21日被苏州市确认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2⃣患者2,现居宿迁,于英国留学,3月18日自伦敦出发,经新加坡入境广州,20日由广州飞抵南京禄口机场,入关后即由宿迁市工作组送至宿迁市隔离点隔离观察。21日出现症状,由120救护车转运至医院隔离。当天被宿迁市确认为确诊病例(普通型)。
目前江苏省已追踪到的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已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由此看来,该2例新增境外输入患者,均是在隔离期间被确诊的,而且是普通型,所以确诊之前应该并未造成江苏境内大范围病毒传播。
符合什么条件才能开学?《新闻1+1》白岩松连线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登峰,他表示:各地是否达到开学的标准,要看专家的研判。
江苏宣布开学与发现病例是同一天,而且发布信息的时间在晚上7点左右,由此看来,在做出决策之前,相关管理部门肯定是认真听取了疾控专家的意见,所以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
不过,鉴于当前不断涌现的境外输入病例,笔者建议:
1⃣当前各地疫情防控进入了新的阶段,千万不能松懈,一定要把涉外疫情防控做为重中之重,把境外输入病例的每一条通道,每一个缝隙都堵死,不能留死角!
2⃣对于所有入境人员,不要仅看症状,更要做好检测!仅仅靠量测体温和自觉健康申报起不到完全的防范作用,最好能就地强制实行14天集中隔离(而非自我居家隔离)或者100%进行核酸检测,等确认健康后再予以放行!
大家对于此事怎么看?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管控境外输入?欢迎留言……
♻️关注“教练讲高效学习”,教你普通学生如何可以通过掌握方法考上清华北大♻️
江苏新增两例输入型病例,原定3月30日开学时间会继续延长吗?
3月21日,江苏省教育厅确定:3月30日起,江苏省分批次、错峰开学;其中,高三年级、初三年级3月30日开学!3月21日0-24时,江苏省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例,其中,苏州市报告1例(泰国输入),宿迁市报告1例(英国输入),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例。江苏疫情防控成绩卓著,本土疫情防控已经实现连续33天“无新增”、14天“清零”、没有一例死亡病例;完全符合防疫专家的“连续28天零新增”建议,和教育部关于考虑开学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所以才决策3月30日高三年级和出三年级毕业班先开学的!
江苏2例境外输入病例都是安全可控的,不会造成疫情扩散。病例1:男,27岁,中国籍,在泰国培训,苏州居住地为工业园区铂金公寓。于3月12日自普吉岛出发至上海入境,坐朋友私家车回苏后即隔离观察,3月18日出现乏力、发热症状。由救护车转往市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3月21日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4人,均在接受医学观察。病例2:患者唐某,男,23岁,家住宿城区,在英国伦敦留学。3月18日,唐某从英国伦敦乘航班飞往新加坡;20日从新加坡乘航班入境抵达广州白云机场,当天从广州白云机场乘航班抵达南京禄口机场。入关后即由宿城区工作组从禄口机场接送至隔离点;21日经市医疗救治专家组会确诊病例(普通型),在市传染病院隔离治疗。目前,患者在宿迁市密切接触者已确定4人,均已隔离观察,途径外市接触人员已发函请求协查。
昨天,人民日报官方账号客户端点名江苏开学情况,提到:开学,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序还要有层次,找准时机还得踩准节奏。是否适合开学?不跟风、别抢跑,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疫情尚未绝迹,我们仍需努力。考虑周祥预案,共同上好开学“这堂课”。笔者觉得,这毫无谴责之意,而是满满地关切,这个所谓的“点名”,我理解为夸奖,是在夸奖江苏做得特别到位!别的啥都不说,单单是本土疫情防控已经实现连续33天“无新增”、14天“清零”、没有一例死亡病例,全国究竟有几个省市自治区做到了?只是十分不巧的是,赶上刚宣布开学具体时间,当天就来了2例让人特别恶心的境外输入病例,否则就是完美的“零输入”!
本文来自“幻想症”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tgqz/44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