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时被老师欺辱成年后复仇,做的对吗?
前几个月发生了一件真正的“复仇”事件,河南栾川,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男子拦住了一辆黑色的电动车,走近问对方:“还记不记得我?”话音未落,男子便对着骑车男子的脸部,抡臂怒扇对方耳光。之后,他又绕到电瓶车左侧,数次质问男子,“以前咋削我,还记得不记得?”期间,又扇了对方多记耳光。被打者从前是男子的老师,原因是报20年前被老师欺负的仇恨。如今新闻报道出来后全国一遍哗然,有指责的,有鼓掌叫好的,有人说打人不对,也有人说以前老师打人、欺负人就对了吗?我只能这样说:都不对。老师打学生的现象从古至今都没有断过,被老师打过的人数不胜数,有马上回击的学生,有等自己长大了才打回去的学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老师打学生有两种原因:第一种是恨铁不成的打和骂,这种打一般都是没有仇恨的,有些被打者N年后还拿礼物去送给老师,多谢当年的打。第二种是欺负的打和骂,这现象谁都会记仇,报不报仇是另说,至少出社会后不再鸟老师半句,那怕是对面相遇。我也被老师欺负过、打过,原因是家穷,每次他来上课都是无理由的损几句我,让同学们笑够了才上课,如果顶嘴回击得到的是两巴掌,回家后也不敢说,因为父母也被他家族欺负,当时就幻想等自己长大后欺负回去,但长大后还是忍了。出社会工作已经多年,每次回老家都会见到他,但永远不会和他打招呼。
六年级孩子花两三万出国游学,究竟值不值?
花费两三万去游学到底值不值,这个问题其实是见仁见智的。
游学有没有收获其实跟以下三点因素有关:
首先,跟孩子的英语基础有关。
大多数低龄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不能很好地用英语与当地学生和家庭沟通,而有的孩子由于补习英语课或经常参加英语活动等原因,在课堂以外的地方也在学习英语,从而英语基础较好,加之游学之前会做很多功课了解游学目的地的风土人情,自然就能更好地融入其中了。
其次,跟孩子的性格和适应能力有关。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内向,对新环境的适应相对比较慢,那么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家对孩子来说就是一次很大的挑战,试想一下,把一个词汇量储备不多,只会几句“Hello”“How do you do?”“Thanks”“I'm from China”的成年人放在一个周围人全说着流利的英语的环境里恐怕都会恐慌,更何况一个孩子。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延迟孩子第一次游学的时间。
如果孩子的性格偏外向,适应能力较强,可以尊重孩子的意愿为孩子选择游学活动,建议让孩子在游学前着重强化英语口语,同时让孩子提前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以便更好地与人沟通和更深入地了解另一种不同的文化。
最后,跟父母的期望有关。
有些父母对孩子参加游学活动的期望是英语水平的提高,我认为这个方向是错误的。2-4周的游学其实并不能让孩子的英语水平有显著的提高,而且仅以此为判断游学活动的价值标准也是不合理的,游学的意义在于激发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感受与中国不同的教育方式,进一步的意义在于激发孩子对世界各国文明的求知欲。
说到英语水平的提高,我想说几句:
作为家长不要对短期的出国游学对孩子英语英语水平的提高抱有太大的期望,激发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才是出国游学的真正意义之一。
短时间的出国游学对英语水平的提高意义并不大,试想一下我们自己如果英语水平还很poor,难道出国半个月回来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了吗?答案想必是否定的吧。
古代有一个特别残忍的刑罚:坐冰凳,它到底有多残忍?
坐冰凳最早是日本鬼子,刑讯逼供杜月笙的大管家万墨林时使用的酷刑。
后来被杜月笙的把兄弟戴笠发扬光大,用在了日本女间谍身上,据说太残酷,没有女人能扛得住。
万墨林被称为“杜门第一红人”,同时也是戴笠和杜月笙的合作抗日的联络人。1940年大汉奸傅筱庵被杀,日本人怀疑是万墨林所为,于是命令汪伪特务机构76号将他逮捕。
其实傅筱庵是否真是万墨林所杀,这对日本人来说并非很重要,日本人要的是杜月笙和戴笠之间的秘密。
76号的汉奸也急于立功,对万墨林实施了老虎凳、刺刀剖腹、坐冰块等酷刑,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但万墨林是条汉子,生生扛住了。
后来在军统的营救下,万墨林逃出了魔窟。戴笠非常敬重万墨林的英勇,他发誓要日本人血债血偿,于是他发明了“冰火两重天”。
什么叫“冰火两重天”呢?其实就是中国古代的梳妆之刑和坐冰凳的结合。专门对付深中军国思想之毒的女间谍。
抗战时期,日本培训了不少年轻美貌的女间谍,她们以美 *** 惑国军高级军官,窃取了大量我军的军事机密。
军统为此展开了反间谍行动,抓获了很多“女毒蛇”。但这些女间谍都受过严格的训练,常规刑罚无法撬开她们的罪,于是戴笠就使用了“冰火两重天”的酷刑。
首先扒光女间谍的衣服,然后从脖子上浇开水,这就是梳妆之刑。这有三个目的,首先扒光衣服是羞辱女间谍,打击她的心理防线。
其次,这些女间谍都是靠美 *** 惑对手,烫伤了她的皮肤,就如毒蛇被拔了牙,她失去了害人的资本。最后当然是为了折磨她的身体。
如果女间谍熬过了梳妆之刑,那就会被立即拉进冰库坐冰凳。这一热一冷,加上被烫伤的皮肤,如果时不时再加点冷水,脑补一下那场景,是不是很毒辣?
“冰火两重天”的滋味,连三井成子、河村菊子这些老牌女间谍,都不得不缴械投降。此后日本间谍听到戴笠的威名,莫不闻风丧胆。
有什么是你去过新加坡才知道的?
去过新加坡才知道开QQ的都是有钱人,开宝马的那是土豪了,开法拉利的是壕出天际了。
大家知道上海私家车牌照是需要竞拍获得的,沪牌价格在8到9万,但是去过新加坡才知道原来上海的车牌还不算贵,一块新加坡车牌可以买3块上海牌照,而且只能用10年。
为什么新加坡的车牌这么昂贵,作为一个花园国家的新加坡人口密度位居世界第二,交通压力非常大,为了缓解和控制拥堵,采取了各种措施,其中车牌就是拥车证,1.6排量的汽车投标价在40000新加坡元,相当于20万人民币,有效期只有十年,到期后就要根据市场价格重新拍卖。
除了车牌贵,在新加坡买车的税费同样惊人,新加坡没有国产车,全部需要进口,对于进口车征收的税费比车价本身还要高。
你知道哪些轰动一时的悬案?
南大碎尸案。又称为南京119碎尸案。
受害人刁爱青于1996年1月10日失踪,1月19日部分尸体被一个环卫工人发现。
分尸并不少见,只是绝大部分分尸案的尸块数量在10块以内。
但本案骇人听闻的地方在于,死者的肉被切割成2000块以上,内脏、骨骼、头颅、衣物分开包装,抛至南京市区八个地点以上。
南大碎尸案详情
1996年1月19日,一场大雪后的清晨,南京大学靠近市中心新街口的某条小巷里,一位清扫大街的大妈在垃圾桶里拾到由黑塑料袋包裹的一包碎肉块,开始她以为是猪肉,便带回家清洗,结果却震惊地在袋中发现3根手指状物,于是赶紧报警。
随后几日,警方对南大周边区域进行细致排查后,再次发现若干袋尸块,由此确认尸体的身份为已经失踪了9日的南大大一女学生刁爱青。
本文来自“取一盏清酒”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tgqz/45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