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国家签证最好办?
根据某APP发布了《2017-2018年度国民出境游签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和各国签证办理便利度排行榜。通过对出境游用户的大数据分析发现,国人出境游和签证办理便利度大幅提升,马来西亚、土耳其和柬埔寨分列“签证便利度排行榜”前三甲;亚洲短线国家平均办签时长仅需6.8个工作日。“拒签退款”等服务也进一步提升了国人办签的保障。
报告显示,截至3月15日,持普通护照中国公民可以免签证或办理落地签前往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增至68个(2018年新增的国家分别是阿联酋、巴巴多斯、加蓬、玻利维亚、卡塔尔、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其中包括,毛里求斯、塞舌尔、塞尔维亚等11个互免普通护照签证国家;阿联酋、印度尼西亚、韩国济州岛、摩洛哥等15个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免签入境的国家和地区;42个单方面允许中国公民办理落地签证的国家,例如泰国、越南、柬埔寨、马尔代夫等。
有谁办过出国过境签证。怎么办理谢谢?
不同的国家“过境签”的办理要求不一样,我来说说过境签的相关知识,大家一起分享吧。
图:某国际机场办理过境签指示牌
一、过境签就是你前往其它国家的“途中”过境第三国,需要办理第三国的签证。举例说明,我们中国游客出行经常涉及过境的地区有:
1、前往美国或加拿大过境日本或韩国;
2、前往欧洲过境俄罗斯;
3、前往欧洲过境新加坡、曼谷、吉隆坡、迪拜;
4、前往南美洲过境荷兰、巴黎、或者非洲的亚的斯亚贝巴等等。
图: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中转过境
二、办理过境签,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
1、没有直达航班,必须经第三国中转;
2、为了节省费用,中转、经停航班的国际机票便宜;
3、由于过境签比一般签证容易通过,借机利用过境签政策完成短暂的旅游。
图:韩国仁川国际机场过境
三、过境签办理
过境签不同的国家要求不一样,很难统一回答,但是有些情况都是一致的。
1、必须持有旅行目的国的机票和目的国的有效签证(证明你确实属于短暂过境);
2、你的离境机票必须是过境国要求的24小时或48小时或72小时内离境;
3、你过境的口岸必须是该国指定或允许的过境口岸;
4、你的出发地必须符合该国的要求。比如有些国家办理过境签必须要求是从中国出发。
四、通常来说,过境签是非常容易办理的。例如你已经有美国的有效签证,过境韩国,持有前往美国的机票,在首尔办理过境签,没有任何障碍;又比如,你持有德国申根签,经停新加坡,手里有3日内飞往欧洲机票,办理新加坡过境签也会“秒过”(今年新加坡出台新政策,免签过境了)
再比如,你前往泰国或印尼等国,过境吉隆坡,免费办理72小时过境签(这些国家巴不得你过境的时候顺便旅游一次呢)
以上关于过境签的问题的回答,不知道朋友们是否已经清楚了?如有疑问请留言,也欢迎其他朋友补充、点评,和大家一起分享经验!
1、首先需要本人或者代理人带着本人的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户口本,以及其他相关材料(需要本人的国家代理人不能办理)
2、到户籍所在地的市或县公安局,询问找到出入境管理部门,然后填写一份表[中国公民出境申请表],呈上后等待
3、相关部门在接受了你的的出境申请和相应材料后,开始审核,最后得出结果是否批准的结果,一般在一个月时间
4、有的的地方较为偏僻,可能需要的在两个月时间左右,如果很紧急,也可以选择加急办理,时间在一个星期左右
5、弄好了之后本人这边就会接到通知,这边择日去领取就是了。护照有效期分为1年和两年两种。
6、有犯罪前科人员,不给办理出境。
桂农六哥日记希望能帮到您
出国签证现在都能申请了吗?
办过签不会这样提问。正常的商务或旅游签,有的国家可以,有的不行。
基本都能申请
签证代办_出国签证_签证办理_签证代办服务中心_125签证
当然以上都是代表的使馆能受理签证,而有一些国家至今还没有开放驻华使馆,如果是之前的签证还在有效期内可以直接购买机票入境,但没有签证想入境的就会比较困难,要等使馆开放后在办理签证入境。
现在能办理的国家有:
俄罗斯、越南、泰国、柬埔寨、土耳其、巴基斯坦、老挝、埃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沙特、孟加拉、乌克兰、缅甸、赞比亚、喀麦隆、埃塞俄比亚、加纳、尼日利亚、乌兹别克斯坦、迪拜、老挝、马里、尼泊尔、几内亚、吉尔吉斯斯坦、乍得、莫桑比克、伊朗、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塞内加尔、刚果金、刚果布。
其中塞内加尔、泰国、新加坡、土耳其是可以申请旅游签证的,其他国家能办理商务签证。
本文来自“七秒鱼.”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tgqz/53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