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龙眼是什么
龙眼是一种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
龙眼又名桂圆。龙眼的经济用途主要以作为水果出售为主,品质好的龙眼果实味道香甜,吃起来汁水多口感软滑,在蔬果市场上比较受欢迎。
龙眼的原产地是**的南部地区,目前在国内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龙眼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间有高达40米、胸径达1米、具板根的大乔木;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5-30厘米或更长;小叶4-5对,很少3或6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
长6-15厘米,宽2.5-5厘米,顶端短尖,有时稍钝头,基部极不对称,上侧阔楔形至截平,几与叶轴平行,下侧窄楔尖,腹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粉绿色,两面无毛;侧脉12-15对,仅在背面凸起;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
花序大型,多分枝,顶生和近枝顶腋生,密被星状毛;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长约2.5毫米,两面均被褐黄色绒毛和成束的星状毛;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花丝被短硬毛。
果近球形,直径1.2-2.5厘米,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夏间,果期夏季。
什么是龙眼
龙眼(学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是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常绿乔木,高通常10余米;小枝粗壮,被微柔毛,散生苍白色皮孔。叶连柄长15-30厘米或更长;小叶4-5对,薄革质,长圆状椭圆形至长圆状披针形,两侧常不对称;小叶柄长通常不超过5毫米。花序大型,多分枝;花梗短;萼片近革质,三角状卵形;花瓣乳白色,披针形,与萼片近等长,仅外面被微柔毛;花丝被短硬毛。果近球形,通常黄褐色或有时灰黄色,外面稍粗糙,或少有微凸的小瘤体;种子茶褐色,光亮,全部被肉质的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夏间,果期夏季。
龙眼原产于**南部地区,分布于福建、台湾、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区),主产于福建、台湾、广西。生长在南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气候,能忍受短期霜冻,在0-4℃的低温条件,短期内不会冻死。
经济用途以作果品为主,因其假种皮富含维生素和磷质,有益脾、健脑的作用,故亦入药;种子含淀粉,经适当处理后,可酿酒;木材坚实,甚重,暗红褐色,耐水湿,是造船、家具、细工等的优良材。
龙眼是什么?
(longan)
(李治基)
学名:Dimocarpus longan Lour,。种子圆球形,亮黑褐色,形如传说中龙的眼珠,故称龙眼。无患子科,龙眼属(该属20种,产亚洲热带。**4种)。常绿乔木,高达15米。树皮网状浅裂。偶数羽状复叶,互生,连柄长15~30厘米;小叶3~5对,薄革质,全缘,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6~15(20)厘米,两面无毛,上面光绿色。圆锥花序腋生及顶生,长12~15厘米;花小,杂性,黄白色;萼片和花瓣5片;雄蕊8枚;雌蕊心皮2~3枚。核果圆球形,径1.2~2.5厘米,外被粗糙或平滑小瘤体。种子黑褐色,为假种皮所包围。春季开花,夏末果熟。产**(华南、西南)和东南亚,日本也有引种。在**海南岛西部干热盆地、河谷丘陵,常是落叶季雨林第二层乔木的共优势种。广西西南部峰林石山,有天然纯林,云南南部也有野生。龙眼较荔枝耐寒、耐旱、耐瘠,酸性土及石灰性土均宜生长。**经济栽培区限于南亚热带东南,以福建产量最高。中亚热带南缘虽有零星栽植,但果小肉薄,无商品价值。四川南部和北部纬度较高,局部暖热河谷亦有栽培。垂直分布,东部一般在海拔500米以下,云南南部高达1800米。繁殖方法实生嫁接、压条、扦插等多种。龙眼为著名水果,每100克果肉含维生素C68.7~144.8毫克,含糖分59%、蛋白质5.6%。晒干的果肉称桂元,为果品及滋补品,有健脑强身之功效。木材色泽美,强度较大,甚坚重,适作高级家具、建筑、车船及细木工等用材。树皮含单宁10~13%,可做染料。嫩叶和芽可代茶。花期长,茂盛,为优良蜜源。为**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本文来自“玖玖言”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44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