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广州仁威祖庙简介
广州仁威祖庙位于广州市荔湾区中山八泮塘路,面向荔湾湖泮塘池区,主要供奉北帝(玄天上帝),始建于南宋皇祐四年(1052年)。原建筑于元代末年被焚毁,明初洪武五年(1372年)重建。
历史
根据县志的记载,古时泮塘地处珠江河口,夏秋之交经常遭遇风灾、水灾,于是居民就集资筹建北帝庙,祈愿北帝「镇水」,以保一方平安。该庙历代经过多次重修、扩建,其中尤以清代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和同治年间(1862年-1874年)的重修规模较大,增建了中路后两进和东路,形成了三路五进建筑。1949年代以后,该庙土地被工厂和**占用,神龛、建筑和装饰受到不酒店预定度破坏。1983年8月,市 *** 把该庙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2002年12月移交广州市道教协会管理和使用,是继三元宫、黄大仙祠和纯阳观之后,广州市内恢复的第四间道教活动场所。
建筑
仁威庙坐北朝南,原来有三路五进建筑,中路依次为头门、正殿、中殿、后殿、后楼,东路和西路为配殿。现仅存三路四进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头门外两侧竖立了一对俗称「龙柱」的花岗岩石雕。前三进建筑由两条青云巷分隔为三路,中路为北帝殿、玉皇殿,东路为太岁殿、财神殿、文昌殿,西路为观音殿。第四进为思亲堂和孝亲堂。
仁威庙保留了大量清代的岭南特色建筑及装饰工艺。大殿北侧的庆真楼建于嘉庆元年(1796年),是祖庙建筑群中最晚的建筑物。该庙正脊和两侧山墙顶上的人物陶塑脊饰,是著名的佛山石湾文如壁店于「同治丁卯」(同治六年,即1867年)时烧制。斗拱、梁架等木构件上的雕工极其精细,是潮州金漆木雕的风格。其余的石雕、砖雕、陶塑、灰塑等,都具有浓厚的岭南特色。
仁威庙地处的泮塘以种植「泮塘五秀」 ── 莲藕、菱角、茨菇、马蹄(荸荠)、茭笋等而驰名。因为这个原故,所以旧日的工匠把「泮塘五秀」的图案运用在东路的脊饰上,可谓别出心裁。
广州仁威庙12月开放时间
广州仁威庙12月开放时间为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根据查询相关**息显示,广州仁威庙坐落于广州龙津西路仁威庙前街,旧泮塘乡内,是一座专门供奉道教真武帝的庙,12月全月开放,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可以入场游玩。
仁威祖庙地址
仁威祖庙坐落于广州龙津西路仁威庙前街,旧泮塘乡内。
仁威祖庙是始建于宋代皇祐四年,经过明清历代维修扩建,广三路深五进,是当年泮塘恩洲十八乡最古老、最大的古庙,名声远播海内外。
庙宇建筑庄严古朴、富有鲜明的岭南传统工艺的特色,极具欣赏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1983年,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仁威祖庙的大殿供奉北帝,全称是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简称真武帝、玄武帝、北帝。神话传说玄武在黄帝时期降生,入湖北太和山修练,久而得道,玉帝册封为玄武真君,太和山因此更名为武当山,取非玄武不足以当之意。
又说元始天尊乃命玉帝降诏玄武收魔。玄武乃与六天魔王战于洞阴之野,魔王化成苍龟巨蛇,玄武神力摄于足下,锁众鬼于丰都大洞,玉帝赐号为玄天上帝。
仁威祖庙的木雕艺术:
大殿中的木雕艺术品比比皆是,有八仙贺寿,梅鹊报喜(又叫抬头见喜)龙凤呈祥、凤麒献瑞,鱼跃龙门等,大殿的梁枋的托脚,雕成莲花和倒挂鳌鱼形状。
梁枋驼峰雕刻成两对瑞狮,形态各异,生动有趣,线条丰富流畅。狮子的须毛镌刻细致,堪称绝品。
木雕采用了圆雕、通雕、浮雕、沉雕的手法,把各种木雕艺术融合在一起,又敷设金彩,流光横溢,体现着清代木雕艺术雍容华丽的特色。细心欣赏,令人赏心悦目。
本文来自“宁七月”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54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