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基(我在一人铸道基)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陆贾《新语》卷1道基诗解1天生地养情生万物圣人教以人伦王道

陆贾 《 新语 》 卷1道基 诗解1天生地养情生万物圣人教以人伦王道

道基(我在一人铸道基)

题文诗:

传 之有 曰 : 天生万物 , 以地养之 , 圣人成之 .

功德参合 , 道术生焉 . 故 是乃 曰 : 张 以 日月 ,

列 以 星辰 , 序 以 四时 , 调 以 阴阳 , 布气治性 ,

次置五行 , 春生夏长 , 秋收冬藏 , 阳生雷电 ,

阴成霜雪 , 养育群生 , 一茂一亡 , 润以风雨 ,

曝以日光 , 温以节气 , 降以殒霜 , 位以众星 ,

制以斗衡 , 苞以六合 , 罗以纪纲 , 改以灾变 ,

告以祯祥 , 动以生杀 , 悟以文章 . 故在天者 ,

其 可见在 , 地者可量 , 在物可纪 , 在人可相 .

故画四渎 , 地封五岳 , 规 以 洿泽 , 通 以 水泉 ,

树物养类 , 苞植万根 , 暴形养精 , 以立群生 ,

不违天时 , 不夺物性 , 不藏其情 , 不匿其诈 .

故知天者 , 仰观天文 , 而 知地者 , 俯察地理 .

跂行喘息 , 蜎飞蠕动 , 之类水生 , 陆行根着 ,

叶长之属 , 为宁其心 , 而安其性 , 盖 皆 天地 ,

相承气感 , 相应而成 . 至道至情,情生万物,

万物有情,圣人真情,情通宇内. 于是先圣 ,

仰观天文 , 俯察地理 , 图画乾坤 , 以定人道 ,

民始开悟 , 而乃 知有 , 父子之亲 , 君臣之义 ,

夫妇之别 , 长幼之序 . 故 百官立 , 王道乃生 .

〔一〕黄震曰:“道基言天地既位,而列圣制作之功。”戴彦升曰:“道基篇原本天地,历叙先圣,终论仁义。知伯杖威任力而亡,秦二世尚刑而亡,语在其中,盖即面折高帝语,退而奏之,故为第一篇也。”唐晏曰:“此篇历叙前古帝王,而总之以仁义。”器案:本书慎微篇:“夫大道履之而行,则无不能,故谓之道。”论衡本性篇引陆贾曰:“天地生人也,以礼义之性;人能察己所以受命则顺,顺之谓道。”意谓顺应自然之道也。此文言道基,义亦相会。

【原文】

传曰〔 1 〕:“天生万物,以地养之,圣人成之。”〔 2 〕功德〔 3 〕参合〔 4 〕,而道术〔 5 〕生焉。

【注释】

〔1〕器案:周礼夏官训方氏职:“诵四方之传道。”郑玄注:“传道,世世所传说往古之事也。”庄子盗跖篇:“此上世之所传,下世之所语也。”荀子非相篇:“而况于十世之传也。”杨倞注:“传,传闻也。”凡古书言“传曰”者有二端:一则传其言,如此文所引“传曰”云云是;一则传其事,如史记伯夷列传“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索隐:“案其传,盖韩诗外传及吕氏春秋也。”然则“传曰”云云者,其文◆盖太半俱足征矣。〔2〕器案:荀子富国篇:“故曰:‘天地生之,圣人成之。’此之谓也。”杨倞注:“古者有此语,引以明之也。”荀子与陆贾俱引是文,盖皆有所本也。〔3〕功德,文选班孟坚西都赋:“功德着乎祖宗。”李善注:“汉书景帝诏曰:‘歌者所以发德,舞者所以立功。’”功谓功业,德谓德化。

〔4〕参合,荀子天论篇:“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杨倞注:“人能治天时地财而用之,则是参乎天地。”此文参合,亦谓圣人之功德与天地参也。〔5〕道术,庄子天下篇言“古之所谓道术”,“道术将为天下裂”,吕氏春秋执一篇言田骈以道术说齐王,又诬徒篇言道术之大行,由于师之善教,道术之废,由于师之不善处。高诱诬徒篇注云:“术,道也。”然则单举之曰道,兼举之则曰道术也。贾子新书有道术篇,其文有曰:“曰:数闻道之名矣,而未知其实也,请问道者何谓也?对曰:道者所从接物也,其本者谓之虚,其末者谓之术;虚者言其精微也,平素而无设施也;术也者,所从制物也,动静之数也;凡此皆道也。”诸言道术,各有所指,盖诸子百家各思以其道易天下,其所谓道,皆道其所谓道也。

【原文】

故曰〔 1 〕:张〔 2 〕日月,列星辰,序四时〔 3 〕,调阴阳,布气〔 4 〕治性〔 5 〕,次置五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6 〕,阳生〔 7 〕雷电,阴成霜雪,养育群生〔 8 〕,一茂一亡〔 9 〕,润之以风雨〔 10 〕,曝之以日光〔 11 〕,温之以节气,降之以殒霜,〔 12 〕位之以众星,制之以斗衡〔 13 〕,苞之以六合,罗之以纪纲〔 14 〕,改之以灾变〔 15 〕,告之以祯祥〔 16 〕,动之以生杀,悟之以文章〔 17 〕。

【注释】

〔1〕故曰:史记天官书:“故曰:虽有明天子,必视营惑所在。”索隐:“此据春秋纬文耀钩,故言故曰。”又魏世家:“故曰:君终无适子,其国可破也。”索隐:“此盖古人之言及俗语,故云故曰。”又蒙恬传:“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索隐:“此故曰者,必先志有此言,而蒙恬引之以成说也,今不知出何书耳。”又太史公自序:“故曰:圣人不朽,时变是守。”索隐:“故曰:圣人不朽,至因者君之纲,此出鬼谷子,迁引之以成其章,故称故曰也。”寻吕氏春秋君守篇:“故曰:中欲不出谓之扃,外欲不入谓之闭。”淮南子主术篇、文子上仁篇均有其文,此司马贞所谓“古人之言”是也。文选枚叔七发:“故曰:发蒙解惑,不足以言也。”李善注:“素问:黄帝曰:发蒙解惑,未足以论也。”又刘越石劝进表:“故曰:丧君有君,群臣辑睦,好我者劝,恶我者惧。”注:“左传僖十五年:丧君有君,群臣辑睦,甲兵益多,好我者劝,恶我者惧,庶有益乎。”此又注家直举古人之言以证成之者。本书诸言故曰者,太半当作如是解,然亦有就上文而推言之者,如此文是也。寻淮南子泰族篇:“天设日月,列星辰,调阴阳,张四时。”淮南与陆氏此文,当出一源,惜尚未能探明耳。

〔2〕张,张设,与陈列义近。千字文:“辰宿列张”,本此。特此为对文,彼则联举耳。

〔3〕序四时,谓春夏秋冬四时代序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序四时之大顺。”〔4〕易林一坤之干:“谷风布气,万物出生。萌庶长养,华叶茂成。”文选陆士衡演连珠:“日薄星回,穹天所以纪物,山盈川冲,方土所以播气。”李善注:“郑玄考工记注:播,散也。”播气,即布气也。〔5〕治性,本书怀虑篇:“养气治性。”文同而义别,彼谓人之性,此谓物之性也。治物之性者,顺应万物自然之性,即下文所谓“不夺物性”也。

〔6〕淮南本经篇:“四时者,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取予有节,出入有量(从王念孙校),开阖张歙,不失其叙,喜怒刚柔,不离其理。”史记太史公自序:“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7〕意林二引“生”作“出”。〔8〕淮南子原道篇:“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节四时而调五行,呴谕覆育,万物群生。”可与本文互参。高诱彼注云:“五行:金、木、水、火、土也。育,长也。”

〔9〕一茂一亡,文廷式曰:“‘茂’当作‘存’,草书‘存’作‘●’,故讹为‘茂’矣。”器案:“茂”疑当作“有”,谷梁传昭公十六年:“一有一亡曰有。”有、茂音近之误。〔10〕易系辞上:“润之以风雨。”寻礼记乐记:“奋之以风雨。”正义:“万物得风雨奋迅而出也。”义与此相辅相成。〔11〕“曝”,唐本作“暴”,曝,俗别字。孟子滕文公上:“秋阳以暴之。”赵岐注:“秋阳,周之秋,夏之五六月,盛阳也。”淮南子泰族篇:“日以暴之,夜以息之。”〔12〕殒霜,春秋僖公三十三年:“陨霜不杀草。”谷梁传同,公羊传作“霣霜”,汉书五行志上:“诛罚绝理,厥灾水,其水也而**,以陨霜。”又云:“陨霜杀谷。”又中之下:“陨霜杀叔草。”陨、霣、殒音义俱同,然陆氏传谷梁,则“殒”或当作“陨”也。〔13〕广雅释天:“北斗七星……五为衡。”〔14〕白虎通三纲六纪篇:“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六纪者,谓诸父、兄弟、族人、诸舅、师长、朋友也。故含文嘉曰:‘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又曰:‘敬诸父兄,六纪道行,诸舅有义,族人有序,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何谓纲纪?纲者,张也;纪者,理也。大者为纲,小者为纪,所以张理上下,整齐人道也。人皆怀五常之性,有亲爱之心,是以纲纪为化,若罗网之有纪纲,而万目张也。诗云:‘亹亹文王,纲纪四方。’”

〔15〕春秋繁露必仁且知篇:“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天出灾异以谴告之,谴告之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殆咎乃至,以此见天意之仁而不欲害人也。”语又见汉书董仲舒传。灾异,即灾变也。白虎通灾变篇:“天所以有灾变何?所以谴告人君,觉悟其行,欲令悔过修德,深思虑也。”

〔16〕礼记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正义:“祯祥,吉之萌兆。祥,善也。言国家之将兴,必先有嘉庆善祥也。文说祯祥者,言人有至诚,天地不能隐,如文王有至诚,招赤雀之瑞也。国本有今异曰祯,本无今有曰祥。何为本有今异者?何胤云:‘国本有雀,今有赤雀来,是祯也。国本无凤,今有凤来,是祥也。’”〔17〕太平御览七八引礼含文嘉:“伏者,别者;牺者,献也,法也。伏牺德洽上下,天应之以鸟兽文章,地应之以龟书,伏牺乃则象作易卦。”又引春秋内事:“伏牺氏以木德王天下。天下之人,未有室宅,未有水火之和,于是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始画八卦,定天地之位,分阴阳之数,推列三光,建分八节,以爻应气,凡二十四气,消息祸福,以制吉凶。”据此,则所谓文章,谓天文也。

【原文】

故在天者可见,在地者可量〔 1 〕,在物者可纪,在人者可相。

【注释】

〔1〕易系辞上:“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韩康伯注:“象况,日月星辰;形况,山川草木也。悬象运转,以成昏明,山泽通气,而云行施,故变化见也。”

【原文】

故地封五岳〔 1 〕,画四渎〔 2 〕,规洿泽,通水泉,树物养类,苞植〔 3 〕万根,暴形养精,以立群生,不违天时,不夺物性〔 4 〕,不藏其情,不匿其诈〔 5 〕。

【注释】

〔1〕风俗通义山泽篇:“五岳:东方泰山,诗云:‘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尊曰岱宗,岱者,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云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天下,其惟泰山乎!故为五岳之长。王者受命易姓,改制应天,功成封禅,以告天地。孔子曰:‘封泰山,禅梁父,可得而数,七十有二。’岱宗庙在博县西北三十里,山虞长守之。十月曰合冻,腊月曰涸冻,正月曰解冻,皆太守自侍祠;若有秽疾,代行事。法七十万五千三牲,燔柴,上福脯三十朐,县次传送京师。四岳皆同王礼。南方衡山,一名霍山,霍者,万物盛长,垂枝布叶,霍然而大。庙在庐江灊县。西方崋山,崋者,华也,万物滋熟,变华于西方也。庙在弘农崋阴县。北方恒山,恒者,常也,万物伏藏于北方有常也。庙在中山上曲阳县。中央曰嵩高,嵩者,高也,诗云:‘嵩高惟岳,峻极于天。’庙在颍川阳城县。”〔2〕风俗通义山泽篇:“四渎:河出炖煌塞外昆仑山,发源注海。易:‘河出图,圣人则之。’禹贡:‘九河既道。’诗曰:‘河水洋洋。’庙在河南荥阳县。河堤谒者掌四渎,礼祠与五岳同。江出蜀郡湔氐徼外崏山,入海。诗云:‘江、汉陶陶。’禹贡:‘江、汉朝宗于海。’庙在广陵江都县。淮出南阳平氏桐柏大复山东南,入海。禹贡:‘海、岱及淮,淮、沂其乂。’诗云:‘淮水汤汤。’庙在平氏县。济出常山房子赞皇山,东入沮。禹贡:‘浮于汶,达于济。’庙在东郡临邑县。”〔3〕“植”,李本、子汇本、程本、两京本、天一阁本作“殖”,古通。后不复出。〔4〕不夺物性,周易干卦文言:“干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王弼注:“不为干元,何能通物之性?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是故始而亨者必干元也,利而正者必性情也。”文选颜延年皇太子释奠会作诗:“物性其情。”李善注引周易王弼注此文而译之曰:“所言物性其情,各存其性”,即不夺物性之谓也。〔5〕荀子修身篇:“匿行曰诈。”【原文】

故知天者仰观天文,知地者俯察地理〔 1 〕。跂行〔 2 〕喘息,〔 3 〕蜎飞〔 4 〕蠕动〔 5 〕之类,水生陆行,根着叶长〔 6 〕之属,为宁其心而安其性,盖天地相承,气感〔 7 〕相应而成者也〔 8 〕。

【注释】

〔1〕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汉书郊祀志下:“祀天则天文从,祭地则地理从。三光,天文也。山川,地理也。”文选左太冲吴都赋:“夫上图景宿,辨于天文者也。下料物土,析于地理者也。”李善注:“文子曰:‘天道为文,地道为理。’”又潘安仁闲居赋注:“日月五星,天之文也。”又谢灵运会吟行:“列宿炳天文,负海横地理。”注:“宋衷易纬注曰:‘天文谓三光,地理谓五土。’”〔2〕史记匈奴传:“跂行喙息蠕动之类。”索隐:“案跂音岐,又音企,言虫豸之类,或企踵而行。”正义:“凡有足而行曰跂行。周书云:‘◆鹿之类为跂行,并以足跪不着地,如人企。’按又音企。”汉书郊祀志郊祀歌青阳三:“跂行毕逮。”师古曰:“跂行,有足而行者也。”又匈奴传:“跂行喙息蠕动之类。”师古曰:“凡有足而行者也。”字又作“蚑”,淮南子原道篇:“蝡动蚑作。”高诱注:“蚑读鸟蚑步之蚑也。”又修务篇:“蚑行蛲动。”高诱注:“蚑读车蚑之蚑。”(“车”疑“乌”之误。)文选王子渊洞箫赋:“蚑行喙息。”注:“说文曰:‘蚑,徐行。凡生类之行皆曰蚑。蚑音奇。’”又嵇叔夜琴赋:“况蚑行之众类。”注:“说文:‘蚑,行也。凡生之类,行皆曰蚑。’”案:说文虫部:“蚑,徐行也。凡生之类,行皆曰蚑。”(从段注本)〔3〕宋翔凤曰:“按:‘喘’当作‘喙’。”器案:文选王子渊洞箫赋:“蚑行喘息。”李善注:“周书曰:‘跂行喘息。’说文曰:‘喘,疾息也。’”寻一切经音义九引周书亦作“蚑行喘息”。广雅释诂:“喘,喙,息也。”王念孙疏证即引新语此文为证。则**自有喘息之说,喘息虽与喙息义近,说详上注,亦不必强为改作。〔4〕蜎飞,白虎通礼乐篇、文子上德、下德、鬼谷子揣篇俱有“蜎飞蠕动”语,论衡齐世篇作“蜎蜚”。寻说文虫部:“蜎,肙也。”(从段注本)肉部:“肙,小虫也。”与蜚义不相属。一切经音义九:“蜎蜚,一泉反。字林:‘虫貌也,动也。’或作“蠉”,古文“翾”同,呼泉切,飞貌也。”按:说文虫部:“蠉,虫行也。”淮南子原道篇、本经篇俱作“蠉飞”。说文羽部:“翾,小飞也。”艺文类聚十一引淮南子本经篇作“翾飞”。广雅释诂:“翾,飞也。”又释训:“翾翾,飞也。”则字本作“翾”。韩诗外传七:“蝖飞蠕动。”广雅释诂:“◆,飞也。”俱翾之异文也。〔5〕蠕动,史记匈奴传索隐、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俱云:“蠕蠕,动貌。”说文虫部:“蝡,动也。”说文义证云:“‘蝡’字或作‘蠕’。”〔6〕根着叶长,易纬干凿度上:“根着浮流。”郑玄注:“根著者,草木也。浮流者,人兼鸟兽也。”文选王简栖头陀寺碑文李善注引春秋元命苞:“跂行喙息,蠕动蜎飞,根生浮着,含灵盛壮。”淮南子原道篇:“草木注根。”注根与根着,音义俱近。〔7〕气感,汉书艺文志方技略:“因气感之宜。”谓气类相感也。〔8〕唐晏曰:“以上明人事之出于天道,即董子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周易之所以取象。’”

【原文】

于是先圣〔 1 〕乃仰观天文,俯察地理,图画〔 2 〕乾坤,以定人道〔 3 〕,民始开悟〔 4 〕,知有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 5 〕,长幼之序〔 6 〕。于是百官立,王道乃生。

【注释】

〔1〕先圣,孟子离娄下:“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彼文先圣指虞舜,后圣指周文王,非此文之义。汉书艺文志六艺略:“易曰:‘宓牺氏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至于殷、周之际,纣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氏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十篇。故曰:易道深矣,人更三圣,世历三古。”注:“韦昭曰:‘伏羲、文王、孔子。’孟康曰:‘易系辞曰:易之兴,其于中古乎。’然则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器案:三圣,即陆氏所谓先圣、中圣、后圣也。易系辞下:“古者,包牺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以类万物之情,(已见前引,故◆从略)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此谓包牺始画八卦也。淮南子要略篇:“今易之乾坤,足以穷道通意也,八卦可以识吉凶知祸福矣;然而伏羲为之六十四变,周室增以六爻,所以原测淑清之道,而●逐万物之祖也。”许慎注:“八八变为六十四卦,伏羲示其象。周室谓文王也。”六十四卦,文王增以六爻,则六十四卦,每卦复各有六爻之变,则得三百八十四变爻矣。〔2〕“画”,两京本误作“书”。〔3〕人道,礼记丧服小记:“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人道之大者也。”孔颖达正义:“人道之大者也,言此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人间道理最大者。”〔4〕史记商君传:“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开悟,谓开通晓悟。

〔5〕宋翔凤曰:“‘别’,本作‘道’,依子汇本改。”案:傅校本、唐本作“别”。〔6〕管子君臣下:“古者,未知君臣上下之别,未有夫妇妃匹之合,兽处群居,以力相征。”庄子盗跖篇:“神农之世,卧则居居,起则于于,知其母不知其父。”白虎通号篇:“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能覆前而不能覆后,卧之●●,行之吁吁,饥即求食,饱即弃余,茹毛饮血,而衣皮韦;于是伏羲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画八卦以治天(“天”字依惠定宇校本增,下同)下,天下伏而化之,故谓之伏羲也。”论衡齐世篇:“故夫宓牺之前,人民至质朴,卧者居居,坐者于于,群居聚处,知其母不识其父。至宓牺时,人民颇文,智欲诈愚,勇欲恐怯,强欲凌弱,众欲暴寡,故宓牺作八卦以治之。”

道路中道基指的是那一层

中间层。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一款规定:“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

希望能帮到您。

《道基》**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链接:

提取码:bwgx

小说名称:道基                                                                                                         

作者:影·魔                                                                                                                          

类型:玄幻                                                                 

连载状态:已完结                                                            

字数:5077354字                                                                                                                                          

简介:该小说讲述了修武强身之道,养生延寿之道,此皆非大道,大道者,悟天地自然,驭六气之变,飞天遁地,术施千里,穷万法,求长生,此方为大道也。  

《道基》最新txt全集下载

道基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正文

本站提供的小说《道基》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道基最新章节以及文字均由小说阅读网网友上传和维护

道基的作者为:影·魔,阅读更多影·魔的书籍,请到各大书店或网店购买阅读。 道基全文阅读适用于在PC电脑中阅读,道基TXT版下载适用于在掌机、PDA、商务通、手机中阅读。

都天仙界有很多节日,比如瑞兽节、花王节、招魂节等等。

瑞兽节是那些投身驭兽道的修仙之人必过的节日,以祈祷自己的仙兽在来年能更加强大,自己在驭兽道上也再有突破;由于都天仙界太华之气丰沛,万物皆极有灵性,世间百花自然异常娇艳,香可醉人,花王节便是那些喜爱养花、赏花之人的节庆之日;一年中夏热冬寒,寒暑之气更迭不息,阴阳二气亦不停流转,相传招魂节便是一年中阴气最浓之日,若是特别思念逝者,当日祭魂或可被已逝之人感觉到……

应该是你需要的吧

“道基”是什么意思?一位修行多年的精灵,他的道基已毁,差点现出原形。道基是什么?

就是修为。因为道教修行是从“百日筑基”开始的,因此叫道基。

道经有哪些

道教主要经典有哪些:

《道德经》

《 南华真经 》

《文始真经 》《冲虚真经》

《通玄真经》 《度人妙经 》

《阴符经》 《清静经 》

《西升经》 《心印经 》

《黄庭外景经 》《黄庭内景经 》

《玉皇经》 《玉枢经 》

《三官经》 《北斗经 》

《周易参同契 》《悟真篇 》

《太上老君内观经 》《洞玄灵宝定观经 》

《太上感应篇》 《文昌帝君阴骘文 》

《坐忘论 》《化书 》

《重阳立教十五论》 《龙门心法 》

常诵经典:

玄门日诵早坛功课经

经前诸韵赞

八大神咒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太上洞玄灵宝升玄消灾护命妙经

太上灵宝天尊说禳灾度厄真经

高上玉皇心印妙经

诸真宝诰

中堂赞及邱祖忏文等

小赞及结经谒等

玄门日诵晚坛功课经

经前诸韵赞

太上洞玄灵宝天尊说救苦拔罪妙经

元始天尊说生天得道真经

太上道君说解冤拔罪妙经

诸真宝诰

中堂赞及报恩宝诰等

小赞及结经偈等

藏外道书

道书之正式结集成“藏”,始于唐开元(713—741)时。此后宋、金、元、明诸朝皆曾编修《道藏》。清代编有《道藏辑要》。当代编有《藏外道书》、《敦煌道藏》、《中华道藏》。

敦煌道藏:

二十世纪初道士王圆箓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发现大批古代经典文书抄本。其中道教遗书抄本约有五百余件,其抄写时期在南北朝后期至唐朝中期约二百年的时间,尤其以唐高宗,武后至唐玄宗时代的抄本最多。其内容包括道家诸子、道教经典、科仪等约有一百多种道书,其中约有半数抄本是《正统道藏》未收入的早期道教典籍。敦煌道经的发现,不仅弥补现存明《道藏》的缺佚,而且为研究河西地区的道教历史提供了珍贵史料。敦煌遗书一经出现,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关注。日本学者大渊忍尔1978年出版《敦煌道经目录》,该书著录敦煌道经抄本约四百九十六件。1979年,大渊先生又出版《敦煌道经图录篇》,刊载全部敦煌道经的影印图版。1999年**李德范先生出版了《敦煌道藏》,将敦煌出土遗书中的五百余件敦煌道教文献整理汇编,集成五巨册。

中华道藏:

《中华道藏》以明《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归类。全藏分为三洞真经、四辅真经、道教论集、道教众术、道教科仪、仙传道史和目录索引七大部类。各部类所收经书。按道派源流和时代先后编排次序。

道藏辑要:

清康熙年间长州进士彭定求编成《道藏辑要》二十八集,即收有《道藏》未收之晚出道书一百种,二百八十卷,后绝板。清嘉庆年间,侍郎蒋元庭在京编集并刻板印刷。收入道书一百七十三种,皆取自明《正统道藏》,是为《道藏》要集选刊。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都二仙庵住持阎永和、新津彭翰然发起重刻,井研贺龙骧参与校订,并增刻了《道藏辑要续编》。现通行本即为二仙庵版本,该书共二百四十五册,所收道书已增至二百八十七种,其中新增道书一百一十四种,皆为明《道藏》未收的典籍。全书按二十八宿顺序排列,字板是用梨木双面雕刻而成,共一万四千多块,1957年搬往青羊宫保存至今,为当今道教经籍中唯一存板。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恢复后,青羊宫便印刷线装对外供应,1986年巴蜀书社又重印出版。

文化经典:

道教文化纷繁绚灿,包罗万象,其内容庞杂多端,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道教神学.

在道教文化杂而多端的内容当中,有一个核心,就是道教神仙信仰。道教作为一个成熟的宗教,具有一套自己的神学理论,有一种能够吸引人们进行追求的宗教信仰目标。这种信仰就是,人可以通过努力追求而成为长生不死、功 能广大的神仙。这种神仙信仰乃是道教所阐发的神学理论核心。道教产生之初,即以确立了其神仙信仰,同时这一时期的道教还从古代哲学、原始宗教及古人的养生锻炼等行为中吸取了许 多成分,用来组建其有关神仙信仰的理论和行为体系,奠定了道教神学发展的基础。在"神仙信仰"这块"磁石"的吸引之下,道**进行了种种吸收、创建文化的活动,营造出一个庞杂的道教文化体系。

二 道教伦理.

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反映在道教的教规、戒律当中。道教的伦理道德观念,既吸收了道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同时也吸收了儒、释二家的,故其内容愈来愈多,亦愈来愈复杂。其中对道教伦理观念影响十分显著的是儒家以忠孝为主轴的三纲五常思想。但和儒家不同的是,道教的伦理道德,主要是靠神灵的威力来贯彻的。道教一方面以长生成仙的美好幻想来引导人们自觉地遵守伦理道德;另一方面又用赏善罚恶的神灵威力来迫使人们遵守伦理道德。正面引导与反面恐吓相结合,使它的道德伦理准则,在社会上发生更大的影响。此外道教的劝善书,使道教的伦理道德思想更集中、更系统化和更通俗化。

三 道教哲学.

以往道教被认为是一种低级通俗的民间宗教,只有一些近于巫术的符水、斋教、科仪,谈不上哲学思辩。但如今大部分的学者皆认为道教有其哲学性的内容。道教哲学是为其教义服务的,是其教理教义的思想理论基础,换言之,对道教教义的哲学论证就是道教哲学。道教哲学的思想素材一开始就来自**哲学,主要是道家哲学。道教大量地利用了道家哲学的理性论证,使道教思想中包含世界观、认识论、伦理学、人生论等丰富的哲学内容,这些内容是道教哲学的基本范围和构成成分。其中神仙不死之"道"是道教哲学的中心范畴,神仙存在和人能成仙不死是基本的命题,论证人有无成仙的内在根据、人成仙取何途径是其思想体系中最主要的一面。

四 道教金丹术.

金丹术是道教的一项重要方术,包括外丹和内丹。外丹即通常所说的炼丹术,也称外丹黄白术。外丹以丹砂、铅、汞、硫为主要原料与其他药物相配合置于炉鼎之中,运用"飞"、"抽"、"伏"、"封"、"淋"…等等手段加以烧炼,以求制得服饵后能使人长生不死、羽化登仙的仙丹妙药。因相信服食金丹才能长生成仙,故历来道士莫不投入毕生心力加以炼制。虽然服食金丹最后并不能长生不老,但道士在炼丹过程中,却意外地推动了**古代科学的发展。随着外丹术的逐渐衰落,代之而起的是炼养人体精、气、神的内丹术。内丹术继承综合了服气、胎息、守一、存思等功 法,对后来的气功 影响很大。

五 道教医学.

自道教创兴之时,道教就把医术作为其传道济世的工具。而且随着魏晋神仙道教理论体系的建立,道**更是把医药视为其追求和达到长生的必要辅助手段和必备知识。道教医学"道法自然"的思想为理论指导,加以进一步发展,从而形成了极富道教特色的人体医学思想。道教医学家经过长期济世行医的医疗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的医疗经验,并且发明创新了各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道教医学养生功 法,如房中术、服食、辟榖等等。

六 道教文艺.

道教文学艺术就是以宣传道教教义、神仙长生思想以及反映其宗教生活为题材的内容的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可以扩大道教的社会影响,进而提高道教的宗教素质。反过来,道教的神仙信仰也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巨大的影响。在道经中,不仅有些道经本身就是文学作品,而道教中的音乐、宫观建筑、神仙图像等,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的文学艺术作品中,以道教和神仙为内容的作品更是不可胜计,从中也可以看出道教与文学艺术的密切关系。

本文来自“修夏”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54621.html

上一篇 2023-04-11 15:10:18
下一篇 2023-04-11 14:59:07

相关推荐

  • 道基(我在一人铸道基)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陆贾《新语》卷1道基诗解1天生地养情生万物圣人教以人伦王道陆贾 《 新语 》 卷1道基 诗解1天生地养情生万物

    2023-04-11 15:08:11
    311
  • 我在泰国旅游的日常(泰国旅游日常用语)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谈谈我在泰国旅游的日常,以及泰国旅游日常用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一定要收藏好本站喔。签证目录1、泰国旅游必备攻略去了8次后熬夜整理2、曼谷+普吉岛的六天五夜旅游攻略3、你知道哪些去泰国旅游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吗?泰国旅游必备攻略去了8

    2023-10-16 11:10:48
    236
  • 我在泰国买房子后签证怎么办(泰国购买房产后签证需要吗)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谈谈我在泰国买房子后签证怎么办,以及泰国购买房产后签证需要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一定要收藏好本站喔。泰国签证处目录1、在泰国买了房子,只有签证能住多久2、泰国签证怎么办理3、在泰国购置了房产之后还需不需要签证?4、泰国落地签免费办

    2023-09-18 14:32:41
    163
  • 去泰国做过试管的(试管婴儿,我在泰国如此经历)

    去泰国做试管婴儿的经历生育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些不可预知的困难。我就是一个因为自然原因无法生育的女性。经过多次的尝试之后,我选择了去泰国做试管婴儿。下面是我个人的经历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选择试管婴儿

    2023-09-07 07:31:43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