缢蛏(缢蛏怎么读)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缢蛏怎么读音 缢蛏的简介

1. 缢蛏拼音:[yì chēng]。

缢蛏(缢蛏怎么读)

2. 缢蛏一般是指蛏子。蛏(chēng)子 razor clam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壳上有两片叶子,狭长形。它外面是鸡蛋黄色,里面是白色的。它生活在沿海的海水中,也可以人工养殖。这肉尝起来很好吃。有缢蛏、竹蛏等品种

缢蛏怎么读 缢蛏的读音和介绍

1、缢蛏拼音:[yì chēng]。蛏子,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

2、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宁海长街一带,面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

缢蛏是什么动物

缢蛏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

每个蛏子体内都有一条透明的类似线虫的东西,它是蛏子消化系统中的一个器官,名叫“晶杆”,可食用。在蛏子进食时,晶杆做为搅拌机来带动肠胃蠕动,促进食物消化。当蛏子饥饿时,晶杆会自动溶解,用于充饥。

一般放置较久的蛏子体内不会有晶杆,而蛏子会因自身酶分解的快慢,造成晶杆溶解时间上的先后,所以就算是同时捕捉到的新鲜蛏子,也是有的有晶杆,有的没有。当然,蛏子身上的寄生虫,一般是一种叫“食蛏肠泄吸虫”的生物,该虫为黄白、乳白色,长度约2厘米,和晶杆完全不同。

生活习性

缢蛏喜在风浪平静、潮流畅通、底质松软、有淡水注入的内湾中,低潮区,营穴居生活,随潮水的涨落在洞穴中作升降运动。海水淹没时,上升到沿**,伸出进出水管,进行呼吸、摄食、排泄等活动。滩地干露时,则降到沿穴的中部或穴底。缢蛏潜居的深度,随蛏体大小,体质强弱,以及底质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

通常蛏体大,体质强壮,底质松软,水温低时,潜居较深。反之,蛏体小、体质弱、底质硬、水温暖时,潜居较浅,一般潜居深度为体长的5~6倍。根据滩涂上进出水孔的大小和两孔的间距,可以判断蛏体的大小和肥瘦。若滩面上进出水孔明显,并且在出水孔周围有泥土隆起,说明蛏体健壮。

缢蛏怎么读

拼音: yì , 笔划: 13

部首: 纟 五笔: xuwl

 

基本解释:缢

(缢)

吊死,用绳子勒死:缢杀。自缢。

笔画数:13;

部首:纟;

拼音: chēng , 笔划: 11

部首: 虫 五笔: jcfg

 

基本解释:蛏

(蛏)

chēng

〔蛏子〕软体动物,介壳长方形,淡褐色,生活在沿海泥中,肉可食,味鲜美。

(蛏)

笔画数:11;

部首:虫;

缢蛏是什么

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真瓣鳃目(Eulamellibranchia)竹蛏科(Solenidae)缢蛏属。又名蛏仔、蜻。海产经济贝类。其贝壳自壳顶至腹缘有一条微凹的斜沟,形似绳索的缢痕,缢蛏因此而得名。缢蛏为**和日本特有的广温性贝类,在**沿海都有分布,山东寿光,浙江宁海、玉环、乐清,福建连江、长乐、福清、晋江、龙海和云霄等地是主要产区。日本的九州、四国、濑户内海也有出产。

**古代关于缢蛏的记载多散见于本草学和地方志中。明代《本草纲目》中提到的养蛏概况为“闽粤人以田种之,候潮泥壅沃,谓之蛏田”。明代屠本畯《闽中海错疏》中对缢蛏的形态、习性也作了许多正确的描述。

形态

壳薄而脆,长方形。壳顶位于背缘前端,约为贝壳全长的1/3处。背、腹缘近平行,前缘稍圆,后缘略呈截形。两壳闭合时,前、后端开口。外韧带黑褐色,短而突出壳面。具黄绿色壳皮,生长纹明显。壳内呈白色,壳顶下方有与壳表凹沟相应的一条突起。铰合部狭小,右壳具2枚主齿;左壳有3枚主齿,中央一枚较大,两分叉。前、后闭壳肌痕均略呈三角形。外套窦宽大,前端圆形。足部肌肉发达,两侧扁平,在足孔的周围生有2~3排触手。水管细长,入水管较出水管粗大,两管分离(图 1)。

生物学特性

缢蛏生活于河口或有少量淡水注入的内湾,靠足部挖掘,穴居于潮间带的软泥或泥沙滩内,前端向下,后端朝上。每个蛏体有一个固定的垂直洞穴,穴上有2个小孔,为出、入水管伸出处。海水淹没时,缢蛏上升到**,进行摄食活动;滩地干露时,则潜居穴中或穴底(图 2)。潜穴的深度,随蛏体大小、体质强弱以及底质和季节的变化而不同。蛏体强大、底质松软、水温低时潜居较深;反之,潜居较浅。一般穴居深度为10~20厘米。滤食性,主食底栖的或浮游能力不强的硅藻。在滩涂刚淹没和将露出时摄食强度较大;满潮前后摄食强度下降。摄食量随浮游植物数量的多少而增减。雌雄异体。成熟雄贝的性腺呈乳白色,表面光滑,雌贝的性腺呈淡黄色,表面略显粗糙。1年性成熟,生殖时的最小壳长为2.5厘米左右。繁殖季节因地而异,**北方比南方早。辽宁开始产卵的时间在夏季(6月);而浙江和福建沿海则在秋、冬季节,盛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多次排卵。在整个繁殖季节,亲贝性腺成熟和排放3~4次。一般是大潮汛时成熟排放,小潮汛性腺恢复。外界环境条件骤变如大风、暴雨、温度和盐度突降时,往往促使亲贝提早排精、产卵。每个亲贝一次产卵数2~50万粒。多在夜间排放精、卵,体外受精,受精卵发育孵化为面盘幼虫。营浮游生活,水温20~25℃时的浮游期约 6~10天。待足部长出、面盘萎缩后,下沉到海涂上变态为稚贝,经短期匍匐生活后潜入泥中开始穴居生活。在苗期主要是体长的增长,1龄蛏体长增长较快,2龄蛏体重增长较快。在年生活周期中,夏、秋两季生长显著,春、冬季较缓慢。一般苗期壳长为1~2厘米,1龄为4~5厘米,2龄为6厘米左右,4龄可达8厘米。

养殖

分采苗和养成两个阶段。

采苗

缢蛏苗多附着在风浪平静、潮流畅通、流速缓慢而有适量淡水注入的内湾高、中潮区,海水比重1.005~1.020,水温15~30℃,底质表层软泥,下为沙泥层,滩面平滑而略作倾斜。对采苗的场地(即苗埕)应进行人工整建。在风浪不大以泥为主的中潮区,可把苗埕筑成长条状的“畦式苗埕”或长方块状的坪式苗埕;在风浪较大的高、中潮区,则筑成窝式苗埕。每个苗埕的面积约0.2~1.0亩,周围要开沟或筑堤,许多苗埕相连成整片埕地。埕土要翻松、耙碎、分畦、刮平,并依据幼虫的附着期,在每批幼虫附着高峰期前2天,把埕面的浮泥轻推抹平(即平畦),以利稚贝的钻潜和穴居。根据缢蛏的繁殖习性和缢蛏幼虫的生活习性,对蛏苗附着的时间作出预报,及时进行平畦,能增加蛏苗的附着量,是蛏苗增产重要技术措施。刚附着的幼苗潜居较浅,适应环境能力弱,同时还有一定的水平移动能力。因此在培育过程中要加强苗埕的维护管理,注意防晒、防冻和防蛏苗外移,并及时清除螺、蟹、鱼、水鸭等敌害生物。待蛏苗长到壳长0.5~2.0厘米时开始收苗。天然蛏苗不足时可进行人工育苗,即将海区采捕的成熟亲贝洗净后阴干10小时左右,再置于室外人工修建的土池内,用流水**让其自然产卵、受精,达到育苗目的。此外,也可采捕自然附着的野生苗集中暂养培育。

养成

从蛏苗播种到养成商品规格的大蛏,为养成阶段。对养殖场地的要求,基本上与蛏苗场相类似,但多建在中、低潮区,场地经人工整建后播苗。播种季节一般从1月开始,迟的可延到5月初,应选择在大潮汛期间埕面刚露出时进行,使苗有较多的钻潜时间,涨潮时不易被冲失。播苗密度一般为每亩 60~150千克左右。播苗后,应注意补苗、埕地维护、防御台风和洪水以及清除敌害生物等。

缢蛏播种后至当年7~9月收获的,称为1年蛏或“新蛏”;到翌年收获的为2年蛏或称“旧蛏”。在含沙多的埕地养2年蛏时,必须在蛏产卵之前将其移植到低潮区含泥多的埕地越冬。移植播种量为每亩800~1250千克,平均为1000千克,应合理密植,大个体多播,小个体少播。缢蛏养到第2年后生长缓慢,**率高,故一般多养1年蛏。2年蛏的收获根据肉质部的肥满度而定,大多在4~5月(从清明收到立夏)。收获方法在沙泥质埕地可用短柄四齿耙、蛏刀或蛏锄挖捕,在软泥埕地多采用手捉或蛏钩捕捉。

本文来自“网友”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63093.html

上一篇 2023-04-11 00:12:08
下一篇 2023-04-11 00:00:07

相关推荐

  • 缢蛏(缢蛏怎么读)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缢蛏怎么读音 缢蛏的简介1. 缢蛏拼音:[y chng]。 2. 缢蛏一般是指蛏子。蛏(chng)子 razor clam为海产贝类。

    2023-04-11 00:06:09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