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卡拉巴赫到底是谁的领土
您好,自古以来卡拉巴赫就是阿塞拜疆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前苏联有哪些国家组成
苏联包括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亚美尼亚、摩尔多瓦、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15个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巴什基尔、布里亚特、达格斯坦、卡巴尔达-巴尔卡尔,卡尔梅茨达、卡累利阿、科米、马里、莫尔多瓦、北奥塞梯、鞑靼、图瓦、乌德穆尔特、切切诺-印古什、楚瓦什、雅库特、阿布哈兹20等个自治共和国,8个自治州,10个自治区和129个边疆区或州。?
1940—1956年,还包括卡累利阿—芬兰加盟共和国,这个时期的加盟共和国总数是16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后,在亚洲和欧洲分别分裂出8和7个国家。亚洲部分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亚美尼亚共和国、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共和国、“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格鲁吉亚、“哈布哈兹共和国”、“南奥塞梯共和国”。欧洲部分包括: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共和国、摩尔多瓦共和国、“德涅斯特河沿岸共和国”、立陶宛共和国、爱沙尼亚共和国、拉脱维亚共和国。
为什么不建议去阿塞拜疆
如果计划在阿塞拜疆停留15天以上,需通过住宿场所、各主要城市的**管理部门进行注册,或登录migration.gov.az、进行注册。阿塞拜疆的多数酒店知晓该规定,并会自动帮助旅行者完成注册,但仍建议二次确认。该规定中的停留天数(之前为10天)可能发生变化,建议出行前登录网站查询最新信息。若未完成注册,在离境时可能会面临约300马纳特的罚款。
※ 阿塞拜疆的治安状况良好,但仍应保持基本警惕,看管好自己的财物,不要在夜间或独自前往偏僻区域。
※ 如果计划进行山中徒步旅行,建议聘请向导带领,以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 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边界地带的政局敏感,不建议前往。如果持有所谓自称的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Nagorno-Karabakh Republic)的签证,那么将无法获得阿塞拜疆的签证。虽然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被亚美尼亚军队非法占领,但却是阿塞拜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阿塞拜疆对拜访过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的游客持敏感态度。
※ 请一定不要向当地人表达任何对于卡拉巴赫地区独立的支持,也最好不要提到亚美尼亚或穿着在亚美尼亚购买的纪念服装。
※ 如果在秋冬季节到访阿塞拜疆,或计划前往高山地区游览,请做好保暖准备。
※ 当地有很多景点没有具体地址,不过可以通过地图类App、纸质地图或询问当地人找到。
※ 在阿塞拜疆,只有少数高档酒店提供牙具与拖鞋,如有需要建议自备。
※ 在阿塞拜疆,小费不是必须的,不过可以根据对服务(餐厅服务员、行李员、出租车司机)的满意程度酌情支付;部分餐厅会在账单中计入服务费。
※ 在阿塞拜疆购买鱼子酱的出境携带**为125克;购买部分艺术品、古董以及大于一定尺寸的地毯,离境时需提供证明。
※ 阿塞拜疆的自来水一般无法直接饮用。
※ 在当地市场可以进行适当地讨价还价。如果乘坐不打表的出租车或包车,一定要提前商谈好价格,商谈过程中可以讲价。
※ 阿塞拜疆街边的公共厕所数量不多,可使用餐厅、加油站等场所的厕所。
阿塞拜疆**宣布国家进入战争状态,阿塞拜疆为什么会进入战时?
2020年9月27日,西亚的亚美尼亚国家和阿塞拜疆国家在纳卡地区爆发了新一轮的冲突。有趣的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双方,都指责是对方率先违反了停火协议,都是对方率先发动了军事进攻。鉴于与亚美尼亚的军事冲突,阿塞拜疆国家议会决定在该国多个地区和城市进入战时状态。阿塞拜疆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了**令,其中在巴库、甘贾、苏姆盖特等重要城市,每日21时至次日6时都要实行宵禁。那么位于西亚地区的阿塞拜疆国,为什么会进入战时状态呢?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他们在现代的冲突,的历史渊源。其实亚美尼亚国家与阿塞拜疆国家在现代的冲突,最早于1988年2月就开始了。当时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宣布退出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且成立宣布成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阿塞拜疆自然是不肯干的,必然是要不惜一切代价维护自己的领土完整。而此时亚美尼亚则是站了出来,要给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撑腰,于是阿塞拜疆就和亚美尼亚“干”上了,双方的冲突最早就是缘于此。
其次,多年来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一直因纳卡地区问题,处于敌对状态, 双方是常有冲突,远的不说单说近的。2020年7月12日,阿塞拜疆托武兹地区与亚美尼亚塔武什州之间一边界地区,发生了冲突。阿塞拜疆职责是亚美尼亚对阿方阵地发起了攻击。
最后,我们来了解一下两国的基本情况和历史。阿塞拜疆全称阿塞拜疆共和国,位于外高加索的东南部,东临里海,南邻伊朗,北靠俄罗斯,东部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隔里海相望,西接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是东欧和西亚的“十字路口”,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阿塞拜疆人在历史上历来都很强势。
而亚美尼亚这个国家,虽然是一个小国家,但是却历史悠久,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是印欧人种的“龙兴之地”,而印欧人种又称“高加索人种”。 “亚美尼亚人”在历史一直是备受“阿塞拜疆人”的欺凌和压迫,他们最恨的当然也是阿塞拜疆人。所以阿塞拜疆既然与亚美尼亚在历史上就是冤家了,因而他们一有点不小的冲突马上就进入战时状态,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谓是只要看一下对手的眼神,就知道对手要干什么了。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历史沿革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多数为亚美尼亚人,信奉**教。此外还有信奉**教的阿塞拜疆人,以及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人和格鲁吉亚人。1923年以前,该地区属亚美尼亚管辖。1923年7月7日,该地区成立自治州,并由联盟中央政府决定,划归阿塞拜疆管辖。对此,亚美尼亚一直十分不满,一有机会就要求联盟中央“纠正”。为此,亚美尼亚不少**人在斯大林当政年代被作为“民族主义分子”,惨遭不幸。
自1987年开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的民族主义运动强化起来,以不同方式要求将该自治州归还亚美尼亚管辖。由于此使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两国、两族之间的关系也紧张起来。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1988年~1994年)
1988年2月至1994年5月之间,纳-卡战争爆发。3万人在冲突中丧生,多达23万阿塞拜疆的亚美尼亚人和80万亚美尼亚和卡拉巴赫的阿塞拜疆人由于冲突流离失所。在战争进行中,阿塞拜疆尝试制止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分裂主义运动,同为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都陷入了旷日持久而又未正式宣战的卡拉巴赫山地战中。当地议会投票赞成与阿塞拜疆统一,但是卡拉巴赫大多数人口在全民公决中投票赞成独立。与亚美尼亚统一的要求在1980年代后期变得日益强烈,运动开始时进行相对平和,但是在之后的几个月中,随着苏联解体趋势日益明显,逐渐成为两民族之间不断升级的暴力冲突,双方互相指责对方进行种族清洗。
1988年2月20日,阿塞拜疆自治州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议会投票决定本地区与亚美尼亚统一,
1988年2月,苏共中央发表了**,认为现有民族地区布局的任何更改,都有损于民族之间的关系。**的内容,立即引起亚美尼亚人的反对,首都埃里温20多万人上街**,**苏共中央**的内容。阿塞拜疆的苏姆盖特市也立即发生针对亚美尼亚人的**和骚乱。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宣布退出阿塞拜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要求并入亚美尼亚,导致该州阿、亚两族之间爆发武装冲突。
1991年9月,苏联解体的大环境助长了亚美尼亚人在阿塞拜疆的分裂运动。在阿塞拜疆宣布从苏联独立并撤销该飞地的自治权的同时,占多数的亚美尼亚人投票从阿塞拜疆分离。斯捷潘纳克特宣布成立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国土包括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和周边亚美尼亚人居住的阿塞拜疆地区。阿塞拜疆官方认为此项决议是非法的。 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国为争夺纳卡归属爆发战争。
1991年12月10日,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宣布独立,但除了亚美尼亚以外不被国际所承认。
1992年,在俄罗斯倡议下,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现更名为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立了由12国组成的明斯克小组,俄美法三国为该小组联合**国。自此,有关纳卡问题的不同级别谈判在明斯克小组框架内陆续举行, 阿塞拜疆坚持保持本国领土完整,亚美尼亚则保护这个未被承认的共和国的利益,因为卡拉巴赫不是谈判方。巴库多次批评明斯克小组在谈判中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并且主张重审其形式。
1992年冬末,冲突全面爆发。包括欧安组织在内的旨在达成双方共同参与的解决方案的国际斡旋失败。
1993年春,亚美尼亚部队夺取了飞地外缘,使该地区的其他国家有被卷入的危险。
1994年5月12日,阿亚两国就全面停火达成协议,但两国至今仍因纳卡问题而处于敌对状态。 阿塞拜疆丧失了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控制权,以及对7个周边地区的全部或部分控制权。
1997年9月,三**提出分阶段解决纳卡问题方案,即亚先撤出纳卡以外的阿被占领土,然后就纳卡地位进行谈判。亚予以拒绝,坚持纳卡作为一方参加谈判,并提出撤军与最终确定纳卡地位一揽子解决。
1998年11月,明斯克小组提出阿同纳卡组成“共同国家”的方案。阿认为该建议赋予纳卡同阿平等地位不能接受,主张纳卡在阿**范围内享有高度自治。
1999年至今,阿亚两国**进行了多次直接会晤,但尚未取得重大突破。
2006年12月10日,阿塞拜疆自行宣布独立的纳卡地区举行了关于该地区首部宪法的全民公投。据悉,这部宪法称“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为**国家。阿塞拜疆中央政府宣布,阿塞拜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当天举行的所谓宪法公投是非法的。
2007年11月27日,阿塞拜疆国防部长萨法尔-阿比耶夫在阿斯塔纳出席独联体成员国国防部长联席会议后向媒体声称,如果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地区领土争端问题仍未能解决,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爆发战争的可能性为100%,战争迫在眉睫。
2008年10月24日,阿塞拜疆**阿利耶夫在巴库发表就职演说,呼吁有关各方就纳卡问题进行谈判,并表示阿塞拜疆将继续奉行与所有国家平等友好的外交政策。
2008年11月,俄罗斯、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三国**在莫斯科州迈恩多尔夫城堡就纳卡问题举行会谈,并签署有关和平解决纳卡问题的声明 。
2008年12月,欧安组织56个成员国外长在赫尔辛基通过了解决纳卡问题的“赫尔辛基原则”。
2009年11月5日,亚美尼亚外长纳尔班江说,亚美尼亚解决纳卡冲突地区问题的立场没有改变,亚方仍主张通过谈判解决这一问题。
2009年11月18日,亚美尼亚外交部长纳尔班江在议会会议上说,亚方主张继续在欧安组织明斯克小组框架内解决纳卡冲突地区问题,反对将该问题同亚美尼亚与土耳其关系正常化进程联系起来。
2009年12月25日,阿塞拜疆外长埃尔马尔·马梅季亚罗夫在安卡拉说,除非亚美尼亚从两国有争议的纳卡地区撤军,否则外高加索地区实现稳定和安全的前景十分黯淡。
2010年1月25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对媒体表示,俄罗斯、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三国首脑在俄南部城市索契举行会晤,就解决纳卡问题的原则文件序文达成共识。三方决定就分歧问题继续举行谈判。
2010年8月16日,在阿塞拜疆访问的土耳其**居尔与阿塞拜疆**阿利耶夫一致表示,两国主张在维护阿塞拜疆领土完整基础上,解决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之间的纳卡地区冲突问题。
2010年10月,俄罗斯**梅德韦杰夫、阿塞拜疆**阿利耶夫和亚美尼亚**萨尔基相在俄罗斯阿斯特拉罕举行会晤,三方共同发表了一项联合声明,旨在为和平解决纳卡地区冲突创造互信氛围。
2010年10月24日,PBS(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在全美上映一部备受赞誉并多次获奖的由Vardan Hovhannisyan导演的纪录片《战争与和平中人们的故事》(A Story of People in War and Peace),影片主要讲述了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的冲突。
2010年12月18日,亚美尼亚国民议会否决了有关承认纳戈尔诺-卡拉巴赫独立的草案。由亚美尼亚遗产党向国会递交的这份草案,只得到了13名议员的支持。亚美尼亚**萨尔基相曾于12月初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召开的欧安组织首脑峰会上发表的讲话中就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问题指责了阿塞拜疆,并表示阿塞拜疆的侵略态度是导致问题无法得以解决的根本。萨尔基相曾指出,若阿塞拜疆不改变态度的话,他们将会承认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共和国,并曾强调为巩固其地位将会竭尽全力,但事实上亚美尼亚至今还未作出任何行动。 纳戈尔诺-卡拉巴赫仍被亚美尼亚部队所占领,国际社会在欧安组织成立的明斯克小组框架下正在寻求解决途径。在美国,俄罗斯和法国的积极参与下进行的谈判中,到目前为止问题还未得到解决,双方还尚未达成共识。此外,近两年里在俄罗斯的倡导下双方**人每月都会进行一次会谈。
2012年1月23日,俄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透露,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在索契同俄罗斯**的三方会晤中承认,在卡拉巴赫问题上必须避免极端立场,而是主张继续努力拉近双方立场。
2012年4月4日,阿塞拜疆议会**阿萨多夫在会见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之后表示,阿塞拜疆高度评价俄罗斯在调解纳戈尔诺-卡拉巴赫问题中的调停作用。
2012年6月19日,俄罗斯、美国和法国**对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未就调解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采取决定性举措表示遗憾,呼吁各方就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则加快达成共识。三国**人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上通过的联合声明指出:我们对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未采取决定性举措而感到遗憾,我们曾于2011年5月26日在多维尔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做出这一呼吁。他们呼吁亚阿两国**履行义务,就调解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冲突的主要原则(见2012年1月23日的索契声明)加快达成共识。
2013年12月27日,阿塞拜疆Trend通讯社根据该国**办公厅社会政治问题处处长阿里·加萨诺夫的声明报道,巴库正式反对亚美尼亚加入关税同盟,直到纳卡冲突解决为止。
本文来自“幻想症”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6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