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导游词(灵隐寺导游词1000字)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杭州灵隐寺的经典传说故事_杭州灵隐寺的传说

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 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此,认为飞来峰是“仙灵所隐”之地,遂面山建寺,取名“灵隐”。而在杭州这个城市就流传着很多有关杭州灵隐寺的 传说 故事 ,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有关杭州灵隐寺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灵隐寺导游词(灵隐寺导游词1000字)

目录

有关杭州灵隐寺的传说

有关灵隐寺的李源传说

有关灵隐寺济公传说

有关杭州灵隐寺的传说

从前四川峨眉山上,有一座会飞的小山峰。它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飞到哪儿,都会压坍许多房子,压死很多人。

那时,西湖灵隐寺里有个济颠和尚,他整天疯疯癫癫的,不守佛门清规,拿把芭蕉扇子,东游西荡,到处打哈哈,人们也都喜欢他。

有一天,济颠和尚算知中午辰光,那座奇异的山峰要飞到灵隐寺前的村庄上来了。他担心山峰落下来会压死很多人,五更天时就爬起来,奔进村庄,挨家挨户地说:“今天中午有座山峰要落到庄上来,大家赶快搬家呀,迟了就来不及啦!”

老头儿听了直摇头,骂道:“你这疯和尚,又来寻开心了,山是顶重顶重的东西,谁见过会飞的山呀?”

当家人听了叹口气道:“我们穷佃户能往哪里搬呀?要是真的有山掉下来,压死也只好怨命苦!”

小伙子听了哼哼鼻子,气道:“别编谎话吓唬人啦!山压下来就拿肩膀扛着,我们不怕!”

小伢儿们嘻嘻哈哈地跟在济颠和尚后面,指手划脚地看热闹。

济颠和尚这家进那家出,全村百十户人家都关照过了。他说得嘴唇破、唾沫干,却没有一个人相信他的话,没一家人家准备搬场的。

太阳越升越高,中午眼看就要到啦,济颠和尚急得团团转。这时,他忽地听到“滴滴打,滴滴打”吹唢呐的声音,赶紧顺着声音奔过去,一看,呵哟,原来有家人娶媳妇,新郎、新娘正磕头拜天地哩!屋子里喜气洋洋,人进人出,热闹极了。济颠和尚搔搔头皮想一想,呵,有了!赶忙推开众人,钻到堂前,不管三七廿一,把新娘子往肩上一背,就抢出大门往村外飞跑。

新娘子头上的红方巾还没有揭掉呢,忽然糊里糊涂地叫人背着飞跑,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只吓得“哇哇”直叫。济颠和尚抢走新娘子,这还了得!人们气得抓门闩的抓门闩,抡扁担的抡扁担,挥锄头的挥锄头,举钉耙的举钉耙,没命地追赶上去。一面追,一面大声叫喊:“抓住济颠和尚呀!住济颠和尚呀!”

“前面快快拦住呀,别放济颠和尚跑啦!”

这一下,把全村的人都轰动了。也不管是亲戚不是亲戚,是朋友不是朋友,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全村人都追了出来。只有村东一家财主没有动,倒反站在门前看热闹,讲风凉话:“哈,‘活菩萨’去抢新娘子,真是件新鲜事!嘻嘻。”

济颠和尚背着新娘子,一个劲往前奔。他跑得可真快哩!大家一直追出十几里路,还没追上他。等到太阳当头,济颠和尚站住脚,不跑啦。他从背上放下新娘子,自己往地上一坐,摇着扇子扇风凉。人们赶到他跟前,刚要揪住他打,却没料一霎时天昏地暗,伸手不见五指,大风刮得呼呼响。突然“轰隆隆”一声,人们都被震得跌了胶,爬起来一看,哟,已经风停云散,太阳又照在头顶上了,却见一座山峰刚刚落在他们的村庄上。人们这才明白过来:济颠和尚抢新娘子,是为了救大家性命的呵。

村庄被压在山底下,大家都无家可归了。有的人急得捶胸顿脚,哇哇大哭起来。

济颠和尚说:“哭什么!你们不知道,村里的财主已被压死在山下啦,今后你们各人种自己的田,还怕盖不起房子!”

人们一想,对呵,大家才高兴起来,欢欢喜喜地正想散去,济颠和尚又讲话了:“别走别走,大伙听我说,这座山峰既然能从别处飞来,也就会从这儿飞走;飞到别的地方,又会害死许多人。我们在山上凿它五百尊石岁汉,就能把山镇住,不让它再飞往别处去害人啦,你们看好不好?”

大家听了,齐声说好,马上就动起手来。一时间,锤的锤,凿的凿,“丁丁当当”忙了一夜,五百尊石罗汉就凿全了,山上山下布满石龛佛像。只是凿了罗汉的身躯,却来不及凿出眉毛眼睛。济颠和尚说:“我有办法,让我来!”他不用锤也不用凿,只用他长长的手指甲到石罗汉脸上去划。半天工夫,便把五百尊石罗汉统统都安上了眉毛眼睛。

从此,这座小山峰就再也不能飞到别处去,永远留在灵隐寺前面啦!因为它先前是从别处飞来的,所以人们就叫它为“飞来峰”。

有关灵隐寺的 李源 传说

话说唐时洛阳名士李源,字子澄,是一位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其父名李橙。唐玄宗末年,发生安禄山之乱,李橙死于乱军之手。李源见父亲已死,悲痛万分,复见世事纷扰,遂绝意仕途,发愿为父守孝,至死一不为官二不娶妻。就到惠林寺隐居起来,渐渐地,发现寺中僧人圆泽颇有文才,为人又纯正,故结为莫逆之交。闲时,两人游山玩水,追古寻幽,遣兴抒怀,常有诗词歌赋相和。

有一次,两人同游峨嵋山。李源本想从荆州沿三峡到峨嵋山。圆泽觉得这样不好,认为从首都长安斜谷路过去更为方便。李源坚决不答应,说:"我已下决心谢绝人世,更无追求仕途的欲望,岂可再提到什么京师长安呢!"

圆泽沉默良久,说:"行止本不由人定,那就随你所愿吧。"于是两人从荆州入四川。路过南浦这个地方时,他们看见一位妇女,背负瓦瓮在汲泉水。只见她外穿旧衣,内着锦裆,身怀六甲的样子。圆泽平静地对李源说:"她就是我要托身转世的所在。"

李源不明白圆泽的话,忙问:"你说什么?"

圆泽说:"这位妇人姓王,我本该成为她的儿子,已经怀了三年了,因为我迟迟不来投胎,所以她一直做不了母亲,养不了儿子。今天既然遇上了,看来已无法躲避。你当念佛号助我速生。"

圆泽香汤沐浴后,对李源说:"我与你交往深厚,彼此知心,今天大限已到,就此别过。三天之后,你要到我投身的家里来,那时正在为新生儿沐浴。新生儿就是我的再生,我那时将以笑为验。还有请你记住,十三年后,我们还会在杭州灵隐天竺相见。"

李源知道圆泽所说非妄,心生悲戚之心,不得不与圆泽诀别。圆泽说罢趺跏坐化了。那边厢王姓妇女生下了儿子。三日后,李源依嘱到圆泽投胎的家里看他,果然,那小儿正被沐浴着,他见李源来,冲着他咧开嘴笑起来。

自从圆泽转世后,李源无心去峨嵋山,返身隐居于惠林寺。于日升月落之间,十三个春秋过去了。李源不忘旧约,只身从洛阳前往杭州,欲在灵隐天竺与圆泽相会。天竺道上,观不尽诱人景色,听不尽溪泉淙淙。但李源无心赏景,他只想看到前世的好友圆泽。边走边想:他真能践约吗?他还像自己那样记住今天这个日子吗?他会不会早忘了十三年前的盟约了?可他一刻都不敢忘!心心念念记着这个前世今生的约,圆泽会不会因为隔了世而淡忘了呢?来到葛源亭畔,正在寻思间,只听有人在隐隐约约地叫喊他:"李源,李源!"

他源循声望去,只见涧水对岸,有一牧童,梳着菱髻,骑在牛背上,唱着竹枝词,一见是他,便朝他挥 手相 喊:"李源,李源!"李源仔细一看,发现这牧童形貌酷似前世的圆泽,便知圆泽是真的守约的。转世为牧童的圆泽坐在牛背上,对着他唱了一首竹枝词:

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

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知道圆泽虽身是隔世之身,然旧日性情没有变,一时间百感交集,晃似前世的圆泽朝他走来了,他问:"你身体好吗?"

圆泽笑着说:"李公,你是个守信用的人!可惜你的尘缘未了,我们无法再续前缘了,请你继续勤加苦修。"说完又唱道:

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却回烟棹上瞿塘。

唱罢,牧童拂袖隐入烟霞而去。

故事到此,嘎然而止。余音缭绕,悲凄哽咽。人世难得一知音,高山流水,心心相印。谁知在最不能离别的情况下,生生地永诀了。此情此意何以堪!何以遣!好不容易捱到十三个年头,相约会面的日子终于来了,谁知此身已非彼身,一转眼已成百年身了!人是故人,身已非他,话是故人语,却凄凉难抑: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阴阳两世人,自然走不到一块。心向往之,而身不能至。一方隐入烟霞而去,另一方多了一层悲凉与伤感。三生盟约,却只能一生受用!

有人看了这个故事,会问:明明是两生,如何说成三生?有两种见解或者说法:其一是,所谓的"三生",即指李源见的第一次是圆泽的本身,第二次见的是圆泽的后身,第三次见的则是圆泽化入烟霞而去的化身;其二是,李源与圆泽相见不过两生,就是前身与后身。根据宋赞宁禅师的解释,圆泽后来又为比丘,故称三生。这个解释有些牵强,但可列为一说。然不管如何,三生石的名称就这样定了下来。

从这个故事来看,好象"三生石"这个名称是从唐朝开始叫起来的。而其实,远在此之前,就已存在了。南朝诗谢灵运曾写过一首《三生石》诗,诗存于《灵隐寺志》,诗曰:

四城有顿踬,三世无极已。

浮欢昧眼前,沉忧贯终始。

壮龄缓前期,颓年迫暮齿。

挥霍梦幻顷,飘忽风雷起。

良缘殆未谢,时逝不可俟。

惊拟灵鹫山,尚想祗洹轨。

绝溜飞庭前,高林映窗里。

禅室栖空观,讲宇析妙理。

这说明三生石在谢灵运时早就存在了,并非从唐朝开始。李源在历史上实有其人,《太平广记》载有他的 事迹 。这则故事可能是后人根据佛教因果轮回的实质,将石三生与李源的事迹牵附在一起,演变出这么一个故事来。如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把两个朝代的人或事牵扯到一块儿,演化出一个千古悲剧来一样。

原来的故事说的是两位男人之间的深厚友谊与隔世之约。其实到了后来,三生石的意义已成情人间的盟誓证物了。一对有情人,站在"三生石"前,定会许下三生盟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愿望是美好的,誓言是感人的,但海誓山盟如同窗前的浮云,一转眼就飘过去了。当一身孤寂再次来到三生石前,轻轻抚摸着那块字迹模糊,经风历雨的石头,不就是抚摸自己心灵上因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而留下的伤痕么!一段千古佳话,比附于一块普通的石头之上。而这块石头躺在乱草丛中,几被枯叶覆盖住。举目四顾,一派萧瑟,寒鸦点点处,无有人影。是不是再也没有人相信"三生石"的盟约了?是不是千古爱情没有了可以践约的所在——一块普通石头不足以动人心魄?是不是所有的"海枯石烂"成了"海誓山盟"的终结之所?当初圆泽化入烟霞,把李源十三年的美好期待都打破了:辛辛苦苦等待来的相见,却是如此之结局!令人想起"相见争如不见"的诗句来。圆泽唱着"却回烟棹下瞿塘"就不知所终了,可见得有情人再见容易相处难。"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许得几世呢?恐怕连一世都难呢!

面对这块普通却不甚平凡的石头,人们禁不住要问:人间真的有轮回吗?情人之间真有因缘之说吗?如若有,那么,何以会在诺言面前毁了约;何以会情人反成了仇人?"三生石"的故事越精彩越迷离,后人的疑惑就越稠密。今人张春耘先生到过三生石前,回去之后写了首诗:

山前庙后独愁索,哲学自己陷迷惑。

不知前世谁是我,此生过后又为何!

生老病死痛折磨,更有相思无人说!

人有一辈苦已多,怎堪三生为践约!

三生石前问一声,人间哪里修正果!

问石石不语,问山山无声。惆怅东栏一枝雪,人生看得几 清明 ?于恍惚之间,一阵钟声剪空而来,不落言诠地划破心中的迷团,好似佛祖从远处传来声音:情是妄念,四大皆空,万物皆无。

所以,面对三生石,说什么便都是云烟一朵了。

有关灵隐寺 济公 传说

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

济公生性癫狂,却好管不平之事,世人戏称为“济癫”,既“癫”且“济”,他扶危济困、彰善罚恶,深受百姓喜爱和尊崇,成为历代广受供奉祭祀的神灵。其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灵隐寺建有道济禅师殿,香火鼎盛。

杭州灵隐寺的经典传说故事相关 文章 :

★ 杭州灵隐寺的经典传说故事

★ 杭州灵隐寺的经典传说故事

★ 杭州灵隐寺的经典传说

★ 杭州经典的民间故事

★ 关于飞来峰的传说故事

★ **航天励志故事

★ 西湖民间故事有哪些

★ 灵隐寺导游词

★ 关于浙江灵隐寺的导游词5篇

★ 浙江灵隐寺导游词五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有没有杭州灵隐寺的英文导游词,要齐全点精确点的,急!!

浙江杭州灵隐寺英语导游词Lingyin Temple

Situated at the food of Lingyin Mountain, aside from the West Lake, Lingyin Temple(Temple of Inspired Seclusion) is one of the ten most famous ancient Buddhist temples in China.

First built by an Indian monk Huili in 326AD during the Eastern Jin dynasty (317 - 420 AD), the temple was named Lingyin Temple (Temple of Inspired Seclusion) for its environment is very beautiful and serene and suitable for "gods rest in seclusion". In its prime, this temple, containing over 1300 rooms and 3000 monks, used to be a large monastery with a scale you just imagine. Due to war and calamity, the temple has experienced about 1700 years of repeated circles of prosperity and decline until its last restoration in the Qing dynasty (1644 - 1911).

On the compound’s central axle stand Hall of Heavenly Kings, Daxiongbaodian Hall (Precious Hall of the Great Hero), Pharmaceutical Master Hall and Great Mercy Hall.

Hall of Heavenly Kings

It is the first hall after entering the temple. A tablet inscribed with "cloud forest Buddhist temple", penned by Emperor Kangxi, who was inspired on one occasion by the sight of the temple in the mist and trees, was hung above the door, producing a sacred atmosphere here. More noticeable is a couplet hung on the door reading: Let us wait sitting on the threshold of the temple, for another peak may fly from afar. Smiles appear welcoming, for the brook is gradually warming up to the springtime. When tourists admire the couplet, they can’t help but grin.

Inside the hall is a statue of laughing Buddha who can "endure everything unendurable in the world and laugh at every laughable person in the world." Four heavenly kings stand on both sides of the Buddha and Weituo behind.

Daxiongbaodian Hall

Daxiongbaodian Hall is the main hall of Lingyin Temple. It is 7 rooms wide and 5 rooms deep, with one story, double layer eaves and pinnacle roof 33.6 meters in height, famed as one of China’s tallest one-story buildings. A statue of Sakyamuni, carved out of 24 pieces of camphor wood, stands 24.8 meters high in the hall. On the both sides of Sakyamuni stand 20 saints protecting justice and on the back wall sit his 12 disciples serving as guards. In front of the hall are two stone pagodas built during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ies (960 - 1279) with 9 stories and 8 surfaces and sculptured Buddhist stories on four walls.

Scattered outside and inside the temple are numerous relics left from ancient times, in which Pavilion of Cool Brook erected in the mid Tang dynasty, stone pagoda and stone storage for Buddhist scriptures built in the Five dynasties, Pavilion of Greens first built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the pagoda of Huili erected in the Ming dynasty (1368 - 1644) are especially worthy of viewing.

The temple also houses various Buddhist literature and treasures including the scriptures written on pattra leaves, the Diamond Sutra copied by Dong Qichang in the Ming dynasty, a wood cut edition published in the Qing dynasty

深度游西湖之灵隐寺导游词(补正版)

深度游西湖之灵隐寺导游词打样稿(补正版)

@铁山青士(笑独行)[编述]

西湖的朋友,我们继续游览灵隐景区,我是了了。在飞来峰时我已经提到,如果你不打算舍弃飞来峰,那么,正确的打开方式就是先游飞来峰、再逛灵隐寺。为什么要这么“玩”呢?因为这样安排可以避免“反攻倒算”,永福寺和韬光寺都在灵隐寺的西北侧,逛完韬光寺后,你可以直接上北高峰,也可以选择结束灵隐之游。在进入灵隐景区大门前,你有看到一堵黄色的“咫尺西天”影壁吧,你是不是以为“咫尺西天”说的是这里距离西方极乐世界很近?其实,这里的西天指的只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老家天竺(也就是古印度),而在这里则是指天竺山和“天竺三寺”,因为灵隐寺与下天竺法镜寺之间只隔着一座飞来峰,所以“咫尺”实际上就是指飞来峰的平面长度。

你已经知道,灵隐寺是东晋初期由西天竺高僧慧理建造的,南朝梁武帝曾经赐田扩建,五代末北宋初经过吴越王大规模扩建,号称拥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三千僧众,还请了禅宗**永明延寿禅师前来主持;北宋景德年间改名叫“灵隐山景德寺”,南宋初期仿照净慈寺建造了“卍字殿”五百罗汉堂,南宋中后期被御定为江南禅宗寺院“五山十刹”中的“五山”第二(第三是净慈寺);明代初期重建后改名“灵隐禅寺”;清代初期,一代高僧具德禅师花了十八年重建,奠定了现在灵隐寺的格局,也让灵隐山赢得了“东南第一山”的美誉,康熙皇帝第二次南巡时赐名“云林禅寺”,但这个名字似乎叫不起来。

民间传说康熙在为灵隐寺御题匾额时酒喝高了,灵隐寺的“灵”字繁体字是上面一个“雨”、中间三个“口”、下面一个“巫”,康熙一落笔就把上面的“雨”写大了,然后,三个“口”和一个“巫”就不够地方了,写不下去了,这可把康熙急坏了,一时汗如雨下,酒也醒了。怎么办?想到“隐”字的繁体字右边笔画又是特别多,当时跟在身边的侍讲学士高士奇灵机一动,在自己手掌心里写了“云林”两个字,在假装上前磨墨时摊开给康熙看。“云”字的繁体字上面也是一个“雨”,下面只有一个简体字的“云”,而“林”字的笔画也很简单,这就一下子把康熙从尴尬的境地中解脱出来了……这就是康熙赐名“云林禅寺”的经过。

灵隐寺在历史上的命运跟净慈寺差不多,据说重要的毁建经历超过了十次。最后一次被整体摧毁是在太平天国起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重建是在清朝快要灭亡的时候。我们现在看到的灵隐寺基本上是在清末重建的基础上修复改建的。灵隐寺的规模大约是净慈寺的三倍,山门正对着灵隐涧(也就是冷泉溪)里的冷泉池,五座核心建筑沿着中轴线一字排开,从南到北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直指堂(也就是法堂加藏经楼)和华严殿,主体建筑西侧有五百罗汉堂、龙宫海藏(也就是宝藏室)、月恒堂(也就是祖师殿)等,东侧有斋堂、方丈楼、济公殿等,钟楼和鼓楼突出在天王殿前东西两侧。

灵隐寺里有哪些值得特别关注的稀罕物件呢?

首先,天王殿内正中的神龛里供奉着弥勒佛木雕像,而在他背后的神龛里则供奉着左手叉腰、右手撑着降魔杵的**菩萨韦陀木雕像,这件韦陀木雕像是南宋初期的遗存,神态生动,雕工细致,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其次,天王殿前东西两侧矗立着两座石雕经幢,那是北宋中期灵隐寺住持延珊从被毁弃的吴越王家庙奉先寺挪移过来的,虽然有所残损,但却造型优美、气韵生动;

第三,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各有一座仿木结构的八面九层石塔,那是北宋初年吴越王让永明延寿禅师建造的,虽然塔刹已经不在了,但却仍然可以欣赏到它杰出的造型和雕工;

第四是大雄宝殿内正中那座高19.69米的释迦牟尼佛像,虽然不是古代遗存,但却是用24块香樟木拼雕而成的,1954年灵隐寺全面整修,把大雄宝殿改建成了钢筋水泥结构建筑,通高33.6米,只比北京天安门城楼矮10公分;

第五是大雄宝殿内后壁上有海岛“五十三参”彩色泥塑群像,说的是善财童子在文殊菩萨指教下“烟水南巡”,在游历了110座城市、参拜了53位“善知识”(也就是各路正道名师)后终于证得佛果的故事,画面上主要表现的是善财童子第27参、拜**菩萨的情景,整件作品共有造像156尊,规模和气势堪称不同凡响。

第六是五百罗汉堂内中央有一座三重檐四方形的“四大名山铜殿”,那是2000年铸成的,高12.62米,号称“中华第一高”铜殿,四面分别供奉五台山的文殊、峨眉山的普贤、普陀山的**和九华山的地藏王四大菩萨。我们现在看到的五百罗汉堂是1998年重建的,号称国内最大的罗汉堂,500尊罗汉像全部用青铜铸造,平均每尊高1.7米、重1吨。

然后,药师殿是主供“东方三圣”的,“东方三圣”全称“东方琉璃世界三圣”,也就是药师佛及其左右日光和月光两位胁侍菩萨,又叫“药师三尊”;药师殿东侧的济公殿相对寒酸,因为济公虽然号称“活佛”,但实际上却只是一个罗汉,灵隐寺之所以会供奉济公,是因为济公最初就是在这里出家的;华严殿主供“华严三圣”,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及其左右文殊、普贤两位胁侍菩萨。灵隐寺香火鼎盛,有很多游客朋友是特地到这里来烧香拜佛的,因为传说在这里烧香拜佛很灵验,求文殊菩萨保事业,求普贤菩萨保学业,求地藏王菩萨超度阴灵,求药师佛守护健康。

灵隐寺的观音只是在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背后“普度众生”,但永福寺却主供观音。永福寺的位置在灵隐寺西侧大约500米的石笋峰下,开山祖师据说也是慧理。整个寺院现在主要有四个独立院落,这就是普圆净院、迦陵讲院、资岩慧院、古香禅院,其中,普圆净院的主殿就是观音宝殿。

韬光寺在灵隐寺西北侧、北高峰南麓的巢枸坞内。之所以叫“韬光寺”,跟成语“韬光养晦”没有关系,是因为它是中唐时期一位四川高僧建造的。诗魔白居易主政杭州时曾经跟这位韬光禅师过往甚密,早先寺院里还留着当年白居易跟韬光汲水烹茶时用过的“烹茗井”,位置据说在早先的观海亭跟丹崖宝洞之间。韬光寺现在知名度最高的建筑观海楼就矗立在观海亭和“烹茗井”所在的平台上,观海亭在古代是公认的灵隐山上最适合观日、观海的地方,亭柱上的楹联“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初唐诗人宋之问的名句。从这两句诗我们也可以明白,观海亭和观海楼的“观海”其实主要是观海日的意思,在这里真正能够看清楚的“海”只是“浙江潮”(也就是钱塘潮)。韬光寺的山门很不起眼,但里面却真的是别有洞天,加上这里又特别适合观日、观海,所以在清代还以“韬光观海”的名义成为“西湖十八景”之一。好,灵隐景区我就为你提点这些了。

(2021年5月成稿,12月补正)

附注:该导游词系为杭州杂货电编纂之《西湖核心景点导游词》第14篇。正文计2526字,大约是十二分半钟的文字量。

本文来自“可凡儿”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71797.html

上一篇 2023-04-10 19:34:07
下一篇 2023-04-10 22:55:09

相关推荐

  • 西湖灵隐寺雷峰塔等,走进西湖灵隐寺和千岛湖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西湖灵隐寺雷峰塔等,走进西湖灵隐寺和千岛湖杭州的西湖被誉为“人间天堂”,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

    2023-09-28 00:20:13
    245
  • 灵隐寺导游词(灵隐寺导游词1000字)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杭州灵隐寺的经典传说故事_杭州灵隐寺的传说 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 相传印度僧人慧理至此,认为飞

    2023-04-10 22:57:05
    224
  • 杭州灵隐寺旅游攻略?灵隐寺有一个佛不能拜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提供一份飞来峰灵隐寺旅游攻略,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规划行程:1.交通:从杭州市中心前往飞来峰灵隐寺,可以

    2023-09-25 00:13:04
    116
  • 2023年对杭州人旅游免费门票 2023灵隐寺要门票吗?

    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杭州礼品展2023要门票么?关于2023年杭州礼品展的门票问题,目前还没有具体的信息公布。一般来说,大型展览会

    2023-05-23 00:11:48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