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泰行啦旅游网的吉吉同学。很高兴为您解答此目的地的相关问题。近期如果您准备去这里旅游,希望您可以联系我,我将给您最新的优惠报价和全程旅行管家式服务。
崆峒山好玩吗
崆峒山,集奇险滑薯灵秀的自然景观,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那么崆峒山好玩吗,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崆峒山好介绍吧
崆峒山好玩吗
景点简介
崆峒山素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被誉为西北的道、佛宗教圣地。据史书记载,崆峒山在隋朝统一之后获得了一个安定时期,于是唐朝便有僧人、道士先后开创寺院和宫观,其后,经宋、元、明、清直到民国,历代皆有兴建或重建。据史书记载,鼎盛时期,琳宫梵刹达42处,房屋650余间。其显要者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八台指的是东、西、南、北、中五台以及八仙台、灵龟台、赵时春读书台;九宫指的是问道宫、王母宫、紫霄宫、飞升宫、南崖宫、净乐宫、太清宫、遇真宫、子孙宫;十二院指的是舒花寺、**寺、宝庆寺、真乘寺、茶庵寺、舍利寺、栖云寺、香山寺、莲花寺、海觉寺、文殊庵、弥陀庵;七十二石府洞天指的是玄鹤洞、广成洞、钻羊洞、朝阳洞、老君洞、金银洞、归云洞、玉女洞、灵官洞、三教洞等等。
历史起源
要说崆峒山名由来,先得说崆峒一词来源,“崆峒”一词,当你翻开字典查找时,一般注释为“山名,在甘肃境内”。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现有多数材料解释大致有三:
一是古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
二是崆峒山为道教胜地之一,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
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
三种说法,不无道理。
据《尔雅》记载:“北戴斗极为空桐。”意思是说,崆峒山应当是北斗星
下面的'一大片地方,是一个区域,这就难怪历史上北方的好多山都冠以崆峒之名了。值得注意的是,六盘山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崆峒。崆峒山为六盘山之余脉,而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伏羲,是渔猎社会时代的**者。而渔猎社会的生活,是由西北高原即黄河上游流域渐次发展的。
秦汉时期,崆峒山是中西要道--鸡头道的必经之地,东连关中,西接陇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许多历史名人和封建帝王曾经过鸡头道,登临崆峒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鸡头山、千头山、笄头山为崆峒山之别称)。
贞观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来陇山视察马政。《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
“丙戎,陇山头,次瓦亭,观马政”。李世民看到崆峒山佛事大盛,御赐明慧禅院田宅,这是崆峒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情。
需要强调的是,崆峒山东至西安不过300多公里。作为13个朝代王都的古长安,前后一千多年,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崆峒山一带无疑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宋人郑文宝在《萧关议》中指出“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这也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频频光临崆峒山的另一个原因。
自然环境
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古往今来,崆峒山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返让谨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与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崆峒山,道教的发源地之一。秦汉时期,崆峒山已有了人文景观。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漏基布诸峰。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基本恢复了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处建筑群。
崆峒山简介
洞天福地 十洲三岛 十大洞天 三十六小洞天 七十二福地 名山 泰山 衡山 华山 恒山 嵩山
千山 武夷山 武当山 青城山
茅山 崆峒山 终南山 合皂山
齐云山 崂山 龙虎山 庐山
罗浮山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部,相传为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处。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山势雄伟险峻,秀丽奇巧。主峰叫马鬃山,海拔2025米。
崆峒山上,庙观甚多。在峭壁间和峰巅上,耸立著一排排精致奇巧的古建筑,上接云天,下临深谷,红楼碧瓦,犹如天宫。相传秦汉时期,就有道人在此筑馆修炼。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在崆峒山已十分兴盛。唐宋至元代,山上庙观都有增修和扩建,其间也曾因兵燹和灾害,不断地毁圮。到明朝万历年间,皇帝下令按武当山规制修筑宫观,从此崆峒山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十方丛林。当时全山有八台(即东台、西台、南台、北台、中台、天台、灵龟台、八仙台)、九宫(即紫霄宫、飞升宫、五龙宫、遇真宫、老营宫、太和宫、王母宫、静庆宫、询道宫)、十二院等庙观四十余座。据介绍,崆峒山现尚存道教宫观15处,其中3处住有道士。1990年成立了崆峒山道教协会。
崆峒山最大的庙观为太和宫,亦称隍城,现由道**管理。主要殿堂有真武殿、玉皇殿、老君殿、三官殿、太白殿、祖师殿、药王殿等宏差肆7座,多是明代建筑。真武殿的斜坡青石道上有明代镌刻的蟠龙蔽轿,形象生动。庆春殿内神龛上供奉著真武大帝鎏金铜像。老君殿内奉太上老君、尹喜真人和徐甲。殿壁上有60平方米的《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为明代作品。
另两处由道**管理的庙宇是子孙宫和三教洞。子孙宫内供奉碧霞元君、送子娘娘、催生娘娘、奶母娘娘等道教女神。三教洞是窑洞式建筑,内奉太上老君、释迦牟尼和孔夫子,是儒、佛、道三教合一的表现。
山洞遍布是崆峒山的一大特色。其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是玄鹤洞。它位于东台的绝壁之上。相传洞里有玄鹤,本是广成子座前的仙童,因触犯仙家清规,广成子一怒之下,将其变为玄鹤打入石洞。东台现建有招鹤堂,堂前有对联曰:「白云依稀归去,玄鹤想象飞来。」
神奇的崆峒山地处西北要冲,山川险要,现为甘肃省东部旅游胜地,香客游人,与日俱增。
顾军、朱耀庭:《长生久视的胜境:古代仙山道观》(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71至73页。 王宜峨、郭铸:《崆峒山纪行》,载《**道教》1991年第4期,第49至51页。 程时雨、王克江:《甘肃道教第一名山:平凉崆峒山》,载《**道教》1990年第1期,第52至53页。
崆峒山在哪里哪个省
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市,是丝绸之路西出关中之要塞。自古就有“中华道教第一山”之美誉。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饥隐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间,垂直高度为667.5米,主峰海拔2123米,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总面积83.6平方千米。传说,被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曾亲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秦皇、汉武亦慕名登临;司马迁、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斗肢隐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笔下空厅多有赞誉。崆峒武术被誉为**五大武术流派之一。自1994年以来,崆峒山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业十大影响力品牌”、“**旅游文化示范地”、“**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和“**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等桂冠。景区将在恢复运营后,对全国所有医护人员实行免费开放,直至2020年底。
崆峒山指的是什么梗?
崆峒山指的是恐同。崆峒”谐音“恐同”,是指讨厌渣尘炒作同如世禅性性取向的人。由“崆峒”一词,衍生出“崆峒山”这个梗。
崆峒山位于甘肃平凉市崆峒区西郊15千米处。东起太统山返基的二道沟、花炮岭和泾河地区的柳树沟,西至宁夏的泾源县县界,南达大阴山、十万沟,北至大象山,总面积83.6平方千米,主峰海拔2123.3米。
地质形成
崆峒山为太统山复式背斜的西南翼,受强烈的构造运动影响,区内地层特别是白垩系发生了一系列的断裂和褶皱,派生节理十分发育,主要的5组节理构成‘X”节理组合,将岩体切割成不同的块体,形成陡壁悬崖。
为地质遗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出露的不同时代的地层岩性差异较大,软硬相间,砾岩成分多为石灰岩,胶结不均匀,使岩石抗风化能力和抗溶蚀能力差异较大,为地质遗迹的塑造起了重要作用。
崆峒山在哪里个省哪个县?
崆峒山位于甘肃平凉市崆峒区西郊15千米。海拔2100米,有泾河环绕,山色秀丽,林木茂盛,风景优美。史籍源缺丛载,黄帝涉泾水,登笄头,以望崆峒。传说古时黄扮厅帝曾至此问道于广成子。秦汉时崆峒山上有庙宇建筑。后南北朝、宋、元、明各代都有修建。山上道院极为兴盛。有铜钟、铜佛30余件,立碑刻40余通。
地形地貌
根据地质学家的考证,在中世纪发生的一次强烈造山运动中,使今崆峒山及东北、西南一带产生了一个山间盆地,雨水不断冲刷的黏土、砂石积聚到盆地中沉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被胶结成紫红色砾石,称为崆峒山砾岩。
到了侏罗纪初期,这个区域又雹樱受到地质运动的作用,地壳上升,产生许多新的沟谷和山峰,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流水切割,形成了各种奇特秀丽的丹霞地貌。崆峒山的丹霞地貌丰富多彩,以顶平、身陡、麓缓为基本特征,并且它还是所发现的时代最古老的紫红色岩层所形成的丹霞地貌。
本文来自“网友”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泰行啦立场,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无任何商业用途。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文章、内容、图片、音频、视频)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1470280261#qq.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维护您的正当权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aixingla.com/gny/164126.html